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耐老何!
──劉徹《秋風辭》
文景之後,漢朝出現了一位與秦始皇並稱的皇帝──漢武帝。漢武帝在位54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佔了整個西漢的四分之一。他對內抑制豪強勵精圖治、對外仁武並舉開疆拓土,使漢朝的禮儀與文化遠播西域及非、歐各國,所以至今中國人還被稱為漢人,中國語言被稱為漢語。
內抑豪強
漢朝自建立以來,有兩種地方割據勢力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其一是諸侯王國。許多諸侯王的封地大而肥沃,往往綿延千里,數十個城邑相連,朝廷若是不聞不問,諸侯王就在封地內極盡驕縱淫奢;朝廷若是逼急了,他們會互相聯合分廷抗禮,甚至發動政變殺向王宮,漢景帝時就發生過諸侯王掀起的「吳楚七國之亂」。
其二是豪宗強族。漢武帝時由於經濟發達,國力空前鼎盛,造成地方上一些豪宗大族亦擁有驚人的財富,他們武斷於鄉曲,權行州域,力折公侯,敢於阻撓朝廷政令的實施,成為一方之大惡霸。
漢武帝採納了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對諸侯王國頌行「推恩令」,宣布諸侯王可以在自己的領地內分封小的侯國,以示恩及支庶子弟。諸侯王都十分高興,結果沒多久諸侯國都分成了許許多多的小的侯國,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再也無力跟朝廷對抗了。
對於豪宗強族進行徹底的調查和清算,罪大者滅族,罪小者處死;無罪而資產在三百萬以上者遷徙到京城周圍居住,目的是內實京師,外銷奸猾,不誅而害除。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部,每部設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視部內各郡,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按六條問事。公元前89年,武帝置司隸校尉,職權同刺史相似,這一切措施有效地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待續)
(香港大紀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