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溪:最佳僕人與最壞的主人
【大紀元12月15日訊】有錢好辦事,錢越多越好。這是從個人的觀點,從整體上看,就不一定對了。例如,錢太多,可能造成通貨膨脹,而惡性通貨膨脹可以導致社會崩潰。以下我們就從整體社會來討論貨幣的功能與失格。
想像一個沒有貨幣的社會。太好了,出門不用帶錢,因為沒有錢這個東西可以帶。那要帶什麼呢?要自備食物。也不要想什麼購票上車,因為你也沒「錢」買票!那怎麼辦?不知道。其實,回家才更麻煩,因為不能去買東西,所以食衣住行都要自己來。因此這個社會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分工,幾乎每個人都要當農人,否則會餓死。
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但只能「物物交換」。這可麻煩了。光是兩兩物品的換算價格就不得了。例如現在有一百種物品,有貨幣的社會,它就有一百個價格;若社會上沒有貨幣,就需要有4,950種(100×99÷2)兩兩相對價格(不信你可以算算,五種物品,需要5×4÷2=10個價格)。煩不煩人啊!
貨幣出現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更重要的,人們可以開始「分工」。就是說,每個人不必「自給自足」,不需要大家都「男耕女織」,可以有人專門記帳,有人修車,有人當農人、店員、老師、或生產線上的裝配工。事實上,分工、專業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而分工後當然要用各自生產的東西,去交換他沒生產但想消費的東西,這就要買賣,而買賣就要貨幣。其實,是因為有了貨幣,才促進了分工與專業。
經濟學裡有個「流程圖」,一邊是家戶,一邊是廠商。家戶提供勞動、土地、資金等給廠商,賺取所得;再拿去向廠商購買產品。同樣的行為,對廠商而言是雇用要素,支付成本;再生產產品賣給家戶。這樣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構成流程圖裡的兩個導管:一個是實物(勞動、產品),一個是貨幣。真正產生效用、代表經濟發展的,是實物(GDP)的多少,但若無貨幣幫助,實物是成長不了的。所以,貨幣是經濟發展的大幫手,或說是最好的僕人。有人甚至用「第一次產業革命」,來形容「發明貨幣」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十八世紀發生在英國的機器化,則稱為「第二次產業革命」。
時代變了,貨幣也鬧革命,獨立了:它自己與自己交易起來,不是為了實物的買賣、做為「交易的媒介」,而是變成「金錢遊戲」。這個金錢遊戲有什麼好處呢?沒有,它只有浪費資源。因為,金錢遊戲,說白了就是賭博,只是把錢從一人手中移轉到另一人手中,而在移轉的過程中,不但沒有增加價值,還折耗資源。例如,要有個賭廳(看過拉斯維加斯的賭廳嗎?那金碧輝煌、那氣派),還要經營、管理、服務人員,都是高薪,還有秀,世界各地第一流的表演。所有這些支出,全部只是為了讓金錢在這個人手中移轉到另一人手中而已。
這個賭廳,有時不叫賭廳,叫做「證券交易所」(超出基本面價碼的股票交易)。獨立的貨幣,自己變成主人,但這是最不好的主人。──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