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清王朝——清畫

天下第一閒人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緊接著明朝字畫壇的空前盛況,清朝的名人雅士對此亦有不少貢獻,其中石濤的《雲山垂釣》和《臨流獨嘯》、華喦的《牡丹雙鳥》、李讄的《雙松芝蘭》與八大山人的《山水》等皆是極具代表的傑作。

八大山人

論獨特風格,首屈一指可算是清代四高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其畫著墨之處不多,喜留空間,但可謂無染墨水處亦成妙境,足以引人入聖。八大山人之所以能獨具一格,全因他筆墨冷峭凝煉,所畫東西變化萬千,仿如其畫中的魚便好像在向觀畫者白眼一樣,令人一見難忘。有傳聞說八大山人得悉一位孝女為供養其母而仿其作、賣假畫得以求存,於是八大山人乾脆將自己的印章相贈此孝女,讓她倆母女能過些好日子。自此,印章落入民間,八大山人之偽作多得泛濫,使人難以辨別。

扇畫

於清代芸芸字畫中,我本人最喜愛的還是虛谷所畫的扇畫。很可能扇面本逞弧形,已美感十足,只要再繪上例如一花一草已能盡顯其無窮韻味。虛谷名作包括《青竹》、《金魚》等,均為清雅上品。

宮廷畫作

若然想了解多些歷史和宮庭生活,就有必要跳離山水,觀睹一下出自皇宮的作品。下面列出幾幅宮廷畫作及簡述其內容,皆可供後人加深認識清朝的文化背景和演變過程。

《清實錄》滿族起源:傳說滿族為天女所生,畫中有三仙女於布庫里湖沐浴。
《清實錄》滿族入關前生活:繪城池,畫民屋,可見女真族人不再是只知射獵的民族。
得勝圖:八旗軍入關後,攻陷南京,明臣出降。
大閱圖:八旗閱兵,顯示軍容。
淮河治水圖:順治治河場面。
雍正祭先農壇圖卷:雍正主持「先農禮」場面,表示對農業重視。
乾隆射箭圖屏:由法蘭西傳教士王致誠所畫,繪乾隆於熱河「避暑山莊」習射。
哨鹿圖軸:乾隆初赴木蘭圍場秋獼,完畢後騎馬回營。
平定準噶爾圖卷:伊犁河叛軍投降情形。
平定金川圖冊:共六十頁,繪清兵追殺土民戰士等場面。
 
(香港大紀元)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科舉本來是用來招攬天下良才的考試,可惜往往由於貪污受賄,驅使朝廷不能錄取有真才實學之士。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爆發了罕見的大型科場案,而案發之地乃北闈(順天府)科場。
  • 滿清奠基人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九年(1621年),率八旗軍攻陷明朝兩大遼東軍事重鎮瀋陽、遼陽。五年後,天命汗努爾哈赤從赫圖阿拉城遷都瀋陽,定名為「盛京」。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Jenny Zeng/大紀元)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於10月11日在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為期約三個月。期間紐約人無需遠赴羅馬,即可近距離體驗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精髓。
  • 《埃及農婦與他的孩子》(An Egyptian Peasant Woman and Her Child)是一幅等身大小的畫作,描繪了一位農夫之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膀上。這是在埃及的歷史轉型與擴張階段,由法國畫家萊昂‧博納(Léon Bonnat,1833–1922年)捕捉到的親情滿溢的生活瞬間。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托爾金(J.R.R. Tolkien)的《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史詩奇幻三部曲《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最後一部,內容雖直面黑暗,結局卻充滿光明。這是一部充滿希望的故事,無論有多少黑暗跡象,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希望都在。在一切看似無望的時刻,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做為借鏡。
  • 舞蹈是藝術史上最美、最受人喜愛的繪畫題材之一。一些名畫以不同風格描繪這一主題,其中包括歷史畫、肖像畫和風俗畫;它們展示神話人物、貴族和平民肢體的律動,此乃人性最原始的表達方式。
  • 波寧頓未滿26歲就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僅10年的時間,且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