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大明宮
【大紀元11月9日訊】“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這是詩人對大明宮唐皇帝早朝的描寫。大明宮是中國唐代長安城最大的一處皇宮,在陝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龍首原上。因位於太極宮東北,又名“東內”。始建於貞觀八年(634)。名永安宮,次年改名大明宮。龍朔二年 (662)重加修建,改名蓬萊宮。咸亨元年(670)又改名含元宮,長安元年 (701)複名大明宮。自高宗以後大明宮成為帝王居住與朝會的主要場所。中和三年 (883)、光啟元年 (885) 與乾寧三年 (896) 連遭兵火,遂成廢墟。
大明宮宮城平面呈南北向不規則長方形。南寬北窄,城垣周長 7公里余。面積約3.2平方公里。城垣為夯土版築,底寬 10.5米,牆基寬 13.5米。城角處向外加寬2米多,東北城角向內外各加寬2米多。城門和城角內外均砌磚 面。共有城門 9個,南面正中有丹鳳門,其西有建福門, 東有望仙門;北面正中有玄武門,西有青霄門,東有銀漢門;東面1個,名左銀台門;西面2個,南為右銀台門, 北為九仙門。正門丹鳳門已發現3個門道,其餘各門均1個門道。丹鳳門前為丁字形大街,向南的丹鳳街,寬約176米。宮城東、西、北3面,築有與宮牆平行的夾城。 北夾城正中設重玄門,正對玄武門。
宮城內有三道平行的東西向宮牆,把宮內分為3個區。依據其功能分屬前朝與內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前二區。南北中軸線上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含元殿是丹鳳門內正殿,稱“外朝”,位於龍首原南沿,高於南面平地15米。殿面闊11間,進深4間,間寬5.3米。東、西、北3面為夯牆。東南有翔鸞閣,西南有棲鳳閣,各有廊道與含元殿相連。兩閣前側各有一處朝堂遺址。殿前有長78米的“龍尾道”,磚石砌築,階梯與漫坡相間,三條並列,中間御道寬25.5米,兩側道各寬4.5米。殿前百餘米有門址遺跡,可能為牌坊式建築。門左右有橫貫宮城的隔牆。門前面是一大廣場。
宣政殿在含元殿北約300米,稱“中朝”,為皇帝臨朝聽政處,亦為舉行朔望冊拜宣制等大典之所。殿基東西長約70米,南北寬40多米。殿前130米處,為3門並列的宣政門。宣政殿前東廊日華門外(東)有門下省、宏 文館、史館。宣政殿前西廊月華門外(西)有中書省、御史台、殿中內院、殿中外院等宮署建築。
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約95米處,位於內庭,稱“內朝”,是皇帝召大臣 議事之所,有時也舉行朝會或大典。殿基南北寬近50米。
內庭是帝王后妃起居遊憩的場所,中心地區有太液池,又名蓬萊池,位於龍首原北坡下低處,分東西二池,總面積約10餘萬平方米。大池內偏東處有一土丘,磚石堆積其上,為蓬萊山遺跡。其上原有太液亭。沿岸有迴廊遺址。池的周圍及內庭他處,有夯土殿址多處,是當 時內庭的殿宇廳堂、樓台亭閣的建築遺存。
內庭西部有皇帝舉行宴會、觀看舞樂和接待外國使臣用的麟德殿。殿基夯築,四周砌磚,南北長 130餘米,東西寬80餘米,上建前、中、後毗連三殿,周圍繞以迴廊,兩側建對稱的亭和樓。整個建築布局規正嚴密,左右對稱,主從分明,規模十分宏偉。
(參考資料:大明宮遺址)
【正見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