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糖尿病協會總裁 體驗糖尿病患生活11天
【大紀元11月30日訊】大紀元華府日報記者李實真編譯報導/琳.妮可菈思(Lynn Nicholas)是美利堅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的總裁,雖然她不是糖尿病患者,但是她為了要瞭解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將要改變她的生活方式,模擬糖尿病患的生活11天。
據The Connection報紙2004年11月21日報導,妮可菈思開始進行這項計劃時,先與INOVA Fair Oaks醫院糖尿病中心的兩位糖尿病健康照護專業人員預約,以便與他們討論患此病者如何生活。
於是妮可菈思與瑪麗.阿曲爾(Mary Archer)和凱契.緹蓓慈(Cathy Tibbetts)會面,前者是INOVA醫院糖尿病飲食營養訓練課程中負責訓練護士的營養專家,後者是美利堅糖尿病協會健康照護與教育主任,妮可菈思將接受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完全相同的例行教育課程。
根據美利堅糖尿病協會表示,在美國有一千八百二十萬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一千七百萬人經診斷屬於第二型糖尿病。
緹蓓慈說,美利堅糖尿病協會努力對醫師提供專業的教育訓練以使他們可以處理糖尿病患並獲得最新的信息,在過去一年,他們發現一些前期糖尿病的病人,假如這些病人知道他們很可能患糖尿病,他們就可以預防。
她表示:「我們對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有新的指導原則」、「我們現在知道幾乎百分之六十的前期糖尿病病人有不正常的血糖,如果那些人參與了這個課程,他們就可以避免得糖尿病。」
在這次的會面中,緹蓓慈解釋說糖尿病是一種身體無法製造或適當使用胰島素的疾病,胰島素是一種荷爾蒙,可糖、澱粉和其它食物轉化成每日生活所需的能量。
雖然妮可菈思已經在醫學的領域中工作多年,同時也是美利堅糖尿病協會的總裁,知道許多糖尿病患者所面對的症狀,但是緹蓓慈仍然把妮可菈思當做一無所知,對她解說了所有的症狀。
糖尿病主要區分四種型態:第一型糖尿病(Type 1)、第二型糖尿病(Type 2)、妊娠性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與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在此課程中,緹蓓慈將重點放在最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上,它的肇因是源自於人體對胰島素的抗拒,也就是身體無法正常的利用胰島素,且伴有相對性的胰島素缺乏情形。
緹蓓慈舉出了各種症狀,包括頻尿、經常口渴、極度飢餓、不正常的體重減輕、疲勞、急躁和視力模糊等等。除了對妮可菈思進行糖尿病的教育之外,緹蓓慈也對妮可菈思進行血糖的測試,解釋吃藥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每晚自己注射一些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胰島素。緹蓓慈表示:「我們正努力發展一項對付第二型糖尿病症狀與反應的治療計劃」,她說,人們有抗拒注射胰島素的傾向,但是一旦他們開始注射就會知道它的好處,所以他們不鼓勵別人去給病人注射,而是要病人自己自給自足。
緹蓓慈向妮可菈思和前來支持她的先生解釋說,在糖尿病中心的職員也要對他們的病人因為患病所產生的不便表示同情。
緹蓓慈說:「我們也要求每年上一次相同的糖尿病課程」,因此INOVA醫院糖尿病中心的工作人員將會收到一個意外的電子郵件,通知他們下週將要像糖尿病人一樣生活,以期能更瞭解糖尿病患。
當妮可菈思正在學習如何經由一滴血來監測她的血糖指數,以及正常的指數應介於何者之間時,阿曲爾已經在另外一個房間準備飲食計劃。她向妮可菈思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計算食物中碳的含量,因此沒有所謂的飲食限制,基本上你只要追蹤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即可。
妮可菈思記下了她在一週的旅行中所需的食物清單,交給阿曲爾來評估,她說:「我們試著將飲食計劃個人化,不要在食物的類型上做出很大的改變」,在開始為糖尿病人設計飲食時,對食物改變越少,越容易讓病人遵守飲食計劃。
關於飲食計劃,尼可菈思說:「這對我將是最困難的部分」。她面對著展示用的塑料食物,試著猜出她吃的每一項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雖然一開始搞得精疲力竭,但是到最後她終於明白她的飲食習慣須要做一點點的改變。
因為容易得到糖尿病的人,大多數可以經由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來降低患病的風險,所以緹蓓慈特別強調做定期糖尿病檢查的重要性。她說:「我們建議45歲以上,家庭中具有糖尿病史的成年人,以及肥胖的人,每三年要檢查一次,看看是否屬於高危險群」、「我們也鼓勵他們能抱著積極的態度,索取檢驗報告,並確定他們的家庭醫生能注意他到他們的情況」。
緹蓓慈表示,有四千一百萬的美國人是屬於前期糖尿病者,如果這些被早期診斷出來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上做一些必要的改變,就可以減少患病的危險,但是緹蓓慈強調,這些人還是極容易發展成真正的糖尿病,她建議這類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檢查。
經過十一天體驗糖尿病患的生活,妮可菈思計劃在網頁上(www.diabetes.org.)建立一個網路日記,以記錄她所經歷的流程。如想要獲得更多關於糖尿病的信息,請訪問美利堅糖尿病協會的網頁,或者打電話1-800-Diabetes詢問。(//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