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醫學合併藥物治療 改善精神疾病
【大紀元1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九日電)現代人壓力大,罹患精神疾病的人也愈來愈多,旅美研究精神疾病營養醫學輔助療法的醫師林鴻德與擔任婦產科醫師的太太楊蘭芬今天在台中市指出,美國以營養醫學運用在臨床精神病患身上做為輔助療法,平時多食用足夠又正確的新鮮食物補充不足的營養素,即可改善疾病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憂鬱症也被列為世紀三大疾病之一,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症,全球 約有一億五千萬人正為憂鬱症所苦;在台灣地區,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在二00三年所做的研究調查發現,十五歲以上的人得到憂鬱症的比率約百分之九,約有百萬人,且多好發於三十到五十歲的青壯年。
楊蘭芬表示,在婦產科門診中經常會碰到許多患有經前症候群、產前或產後憂鬱、更年期情緒不佳的無助女性,因為受到體內荷爾蒙不平衡的影響導致心裡與身體的不適,女人一生中有二成到二成五得到憂鬱症的機會,是男性的二到四倍,也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林鴻德指出,在臨床上發現,壓力過大的人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群過度消耗,糖尿病、慢性腎衰竭等疾病會引發體內維生素B群的流失而導致有精神異常的症狀;飲食不當會造成營養素攝取不巫,而且科學上已經證實某些維生素B群缺乏與精神疾病的症狀一樣,例如維生素B1缺乏會引起精神錯亂、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會引起憂鬱症、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美國營養醫學專家夏滉也指出,美國最近十年的臨床研究已開始針對精神疾病的營養醫學輔助療法進行一連串的試驗,研究對象都是嚴重的精神疾病病患,包括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及妥瑞氏症,在給這些病人單獨使用營養素的治療或合併藥物與營養素的治療後發現,營養素不但能夠明顯的改善精神疾病的狀況,也可以降低精神疾病相關藥物的副作用,而營養素與藥物合併治療更能提供相輔相成的效果,幫助病人早日脫離疾病的糾纏,這些醫學研究結果對精神疾病的治療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