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星期人物》邱文達 「醫」心「醫」德 打造萬芳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專訪

「大家都叫我院長,好像忘了我也是位醫師」。成立僅八年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今年8月升格為醫學中心,幕後功臣之一即為院長邱文達。

邱文達將「顧客、應變、競爭」的3C理念引進醫院,強調服務品質及社區關係,醫院管理的成績屢獲肯定,也難怪他語帶玩笑的抱怨說,好像沒人記得他是位腦神經外科醫師了!

身為腦神經外科醫師,邱文達接觸的病患不計其數,目睹無數機車騎士因為車禍頭破血流,甚至喪失寶貴性命,邱文達自民國八十三年起,協助政府推動機車騎士強制戴安全帽,直到八十六年正式立法,邱文達在這三年可說是「全台開講」,從立法院公聽會講到鄉下的里民大會,數據不夠具體,他還隨身攜帶皮蛋豆腐,一捏就碎,以此形容缺乏安全帽保護的腦袋,老百姓一聽就懂。

邱文達說,當時有些民意代表質疑政府立法是為了圖利安全帽業者,因此,身為腦神經外科醫師,他格外受到倚重,因為機車騎士一旦戴安全帽,頭部外傷會因此減輕,醫師的生意也會隨之減少。

由於醫師不會因此得利,邱文達講的話顯然比較有說服力,三年講下來,他嗓子都啞了,後遺症持續至今,講課不到兩個小時,喉嚨就痛得不得了,不過,邱文達一點都不以為意。

由一位專業醫師轉為醫院經營者,邱文達的書架上,只見經營管理類的書籍數量漸漸超過醫療相關書籍,由此也可一窺他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

時間拉回民國八十五年,邱文達當時擔任北醫附設醫院副院長及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系主任,受命接掌萬芳醫院,很長一段時間都過著「以院為家」的生活。

草創時期,醫院向銀行借貸六億元,醫界及社區民眾都抱著質疑的眼光。邱文達苦笑說,捷運木柵線算是醫院的夢魘,由於醫院緊鄰捷運站,景美、木柵地區的居民寧願搭著捷運到市區就醫,結果醫院每個月僅有五、六千萬的營業額,連開銷都不夠。

如今,地利之便反而成為醫院的優勢,目前萬芳醫院收治的病患中,文山地區的民眾約佔八成,其餘兩成分別來自深坑、石碇、中永和及北市其他地區。

由於病患開始增加,醫院漸漸轉虧為盈,五年內還完六億元借款,目前醫院門診量每月高達十萬人次,比起仁愛醫院多了一倍,每月營業額逼近三億。

醫院由虧轉盈的關鍵是「社區關係」及「服務品質」,邱文達指出,為了營造良好的社區互動,院方投注大量人力經營社區,深入調查文山地區的人口社會學背景、醫療需求調查,同時深入地方舉辦衛教等活動,幾乎每天都有一場義診。

至於服務品質的部分,邱文達大量引進企業管理的理念,從3C概念到TQM(全面品質管理 ),醫院制訂的政策均以病患為導向,邱文達也要求醫療、護理、行政及技術等部門均應徹底貫徹標竿學習的理念。

由於醫療業務不再單純,醫院有如一座企業總部,邱文達不諱言,基層醫師的反彈最為劇烈,畢竟醫師是非常「個人」的職業,如今卻得注重服務態度,耐心和患者討論病情。

邱文達說,他原本也不會和病患溝通,直到在美國攻讀公衛博士時,大量修讀管理課程,他才發現過去的疏忽。他說,若醫師真的不懂溝通,院方還會安排助理從旁協助講解。

不過,關於醫療技術,邱文達可是一點都不通融,他不走高壓路線,經常拿著國外最新醫學期刊、研究報告,與醫師討論,藉此激發醫師的好勝心。

同時,邱文達鼓勵醫師通報醫療不良事件,前三個月,每通報一件兩百元,最重要的是,勇於通報的醫師可以「除罪」,醫院不會追究疏失。鼓勵通報後,用藥錯誤的通報件數足足增加五倍,都是醫院改善的動力。

展望未來,邱文達表示,萬芳醫學中心將朝向「社區型醫學中心」發展,針對文山區老年人口居多的特性,以神經內外科、骨科、心臟科為發展重點,創造屬於萬芳的特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