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漫談:早期京劇臉譜
1790年徽班藝人高朗亭率三慶班進京為乾隆祝壽演出,其後又有春台、四喜和春諸班相繼進京,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徽班進京。這對當時北京戲曲活動的繁榮產生了極大影響。
徽班進京後,為適應當時北京觀眾的需要,及時吸收了曾在京都流行的京腔、秦腔、昆曲等劇種的長處,迅速發展起來,並雄踞北京劇壇。以「老三鼎甲」(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的出現,標誌著以皮簧腔為主的京劇的誕生。
當時,不僅民間戲曲演出很繁盛,清宮內戲曲演出也很多。清宮內的「昇平署」(原稱南府)就是經常進行戲曲活動的機構。除了宮內太監演出外,民間戲班也經常被招進宮演出。如譚鑫培、楊小樓等許多名角都曾入宮演戲。清宮內優越的物質條件為京劇的表演、穿戴規制、臉譜化妝、舞台佈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幫助。
宮廷與民間的戲曲交流對話、相互影響,使京劇獲得空前發展。演出劇目非常豐富,人物類型很多,因而角色的行當劃分也更加精細、規範,人物裝扮也更加嚴謹有序,表演上也更加細緻精采。京劇臉譜也隨著京劇整體發展而發展,其臉譜以徽劇、漢劇臉譜為母體,繼承了昆、弋諸腔的譜法,並且受到梆子腔臉譜的影響。博采眾家之長,勾畫更加細膩,形式更趨完美,形成了自己臉譜的特色。
京劇是中國戲曲文化的集中表現,京劇臉譜是中國戲曲臉譜藝術的代表。早期京劇臉譜的風貌可以從現今所存的清宮戲畫中看到。
清.沈容圃作的《同.光十三絕》畫像描繪了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十三位京劇名家,他們是:郝蘭田(飾《行路》康氏)、張勝奎(飾《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飾《雁門關》蕭太后)、劉趕三(飾《探親》鄉下媽媽)、余紫雲(飾《彩樓》王寶釧)、程長庚(飾《群英會》魯肅)、徐小香(飾《群英會》周瑜)、時小福(飾《採桑》羅敖)、楊鳴玉(飾《思志誠》明天亮)、盧勝奎(飾《空城計》諸葛亮)、朱蓮芬(飾《琴挑》陳妙常)、譚鑫培(飾《惡虎村》黃天霸)、楊月樓(飾《探母》楊延輝)。
(資料來源:世華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