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傳統節日

談談冬季宜天養生

【大紀元11月25日訊】冬三月,從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時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尤其是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生機閉藏,陰氣盛而陽氣潛伏,人體新陳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平。在冬季如何做到“天人相應”,以保持機體陰陽相對平衡呢?

  中醫學認爲,腎主水,藏精,在志爲驚與恐,與冬令之氣相應。《黃帝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濟,心腎相交,方可神清心寧。因此,在冬月閉藏之時,應調養心腎,以保精養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要人們避免各種干擾刺激,處於淡泊寧靜狀態,方可使心神安靜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給人以愉悅之美。   

  冬三月,應以斂陽護陰,養“藏”爲原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清代石成金在《養生鏡》中告誡人們:“冬三月乃水藏閉澀之時,最宜固守元陽,以養真氣。”這就要求在起居方面,做到作息有時以順乎自然規律。早睡以養人體陽氣,待日出後起床以養陰氣。有利於人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古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冬衣伸足臥,則一身俱暖”的名言,穿的內衣、棉襖、棉褲以純棉布爲宜,和暖貼身,再套上外衣,可抵禦寒冷;冬季手腳易凍,外出要戴手套;鞋襪宜保暖透氣、吸濕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冬季北方多睡火炕,近些年來用電熱毯者日益增多,無論採取哪種,以溫度適宜爲好。同樣,無論是用火爐、暖氣或空調,室溫宜18℃~20℃左右,且忌溫度過高,以免內擾陽氣,使之外泄,或積熱于內,形成陰虛火旺,痰熱瘀血,至春就會發溫病、時病、或誘發宿疾複來。此外,冬令養生要特別注意節制房事,以固護陰精。

  “冬練三九”,是民間寶貴經驗。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實踐證明,冬天怕冷,終日緊閉門窗,戀床、睡懶覺,或在空氣污染的室內通宵打麻將、玩撲克,極易導致體質迅速衰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而長期堅持冬季鍛煉的人,耐寒力強,不易患感冒、支氣管炎、肺炎、凍瘡等病,也是預防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良方。

   另外民間還有“冬補三九”的習俗,是防病強身的傳統方法。冬是腎主令之時,要順應腎主閉藏,藏精及冬至後陽氣萌生的自然規律,適度地冬令進補,可滋養五臟,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以促使體內陽氣的升發,增強抵抗力,起到預防開春溫疫流行的作用。

冬令進補首先是食補,採取食補者應先請中醫進行診斷,根據機體的陰陽盛衰、虛實寒熱,因人而補。偏於陽虛者,以羊肉、雞肉等溫熱食物爲宜,可起到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效。《飲膳正要》認爲,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溫補陽氣。偏陰虛者,以食鴨肉、鵝肉爲好。

鴨肉性甘寒、有益陰養胃、補腎消腫、化痰止咳作用。鵝肉性味甘平、鮮嫩鬆軟,清香不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鵝肉可“利五臟,解五臟熱,止消渴。”民間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諺語。此外,鼈、龜也是滋陰佳品,可適量食用。

值得提及的是,多數認爲冬令只吃肉類才算進補,殊不知,肉類食物屬於酸性,如天天以牛、羊肉和禽肉進補不利於健康。所以,要配合各種粥及瓜果蔬菜食用,如玉米紅薯粥,小米紅棗花生仁粥、菜粥等,常吃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油菜、菠菜、鮮藕、綠豆芽、食用菌等。葷素搭配既有利於酸堿平衡,還可預防冬季維生素A、B2、C缺乏症。

  其次爲藥補,採用藥補者更應分清陰陽、氣血虛實,辨證選用。藥補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http:/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