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1日訊】文◎自由時報記者黃博郎
隨處可見的小漂流木、樹根和樹枝能做什麼?透過李建豐的巧手,它們或成為一幅畫,或成了一個字、一副對聯,甚至一首詩詞,立體的小木頭雖無法呈現完整筆劃,但神韻、氣勢卻更勝筆墨,李建豐已以「典藏根書」申請專利,預計年底前可獲台灣專利。
李建豐,一位在台灣台南地區知名的廣告看板廠商,從小就對藝術頗具興趣,成年後為謀生而踏入廣告看板界,多年前,事業有成的他開始思考「我的人生,還有什麼夢未圓?」並發現自己確有一個夢—在五十歲時開家具個人風格的餐廳,便開始在百忙中抽空上課學煮咖啡、學調酒、學中餐及從事藝術創作,展開築夢之路。
平常即有收藏漂流木習慣的他,幾年前看到有人拿小樹枝拼湊東西,看著看著,竟發現其中潛藏豐富的藝術價值,便四處蒐集小漂流木、樹根和樹枝,稍加琢磨,再燻漆成散發古典味道的深原木色,依其不同形體仿毛筆筆劃,拼湊成草書或國畫。
由於木頭十分立體,且表面凹凸有致,經巧妙佈局,反而更能凸顯字畫內容的立體感,而筆劃的起落轉折間,透過木頭特殊的堅硬質感和稜角,更顯筆劃的勁道,驚人的創意和巧妙的拼湊手法,常令欣賞者嘆為觀止。
幾年的苦心創作,李建豐已累積驚人的數量,或字或畫已有數百件,有時靈感一來,幾十分鐘便完成一件作品,有時卻為找幾塊小木頭展現特定字型而傷透腦筋,遲遲無法完成;龐大的作品中,除了「佛」、「壽」…等吉祥字,也有「南無阿彌陀佛」、「有錢真好」…等句,經裱框後,每一件都是空前藝術極品。
後來,李建豐又將作品發展為對聯或詩詞,如「春、夏、秋、冬」系列的對聯,「楓橋夜泊」、「登鸛鵲樓」等詩作,因為須找到數百塊、數千塊合適的小木頭,擺在最恰當的位置,創作難度更高,但整幅作品完成後所呈現出的壯觀氣勢,亦更令人瞠目結舌。
除了字,他還以小木頭拼成松、柏、鶴等國畫,由於原料原本就是形狀特殊的木頭,要呈現松、柏的樹形並不難,但若要表現松針、柏葉就非易事,至於動物,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國畫動物,表達的無非是動物的閒適之情或氣勢,簡單幾筆便將動物生動的姿態表露無遺,要以木頭拼湊,談何容易?
不過,這可難不倒李建豐,他以狀似鶴體的木頭為主體,從木頭上的紋理彷彿可見鶴的羽翅,還有維妙維肖的鶴頭、鶴嘴、鶴腳,拼湊起來不僅不輸書畫名家的筆觸,立體的展現手法,猶比國畫更顯神韻。
面對如此令人愛不釋手的藝術極品,自然不乏有人願出高價收購,李建豐卻不忍割愛,他說:「每一件作品的原料都是天然的木頭,因此每件作品呈現出來的味道都不同,自有其生命,如果將其賣掉,便代表它和我的緣份盡了。」
因為不忍割捨和作品的「緣份」,不管對方出再高的價格,李建豐迄今仍未賣出任何作品,短期內也無展售計畫,僅在遇到知心好友時偶爾奉送對方;李建豐強調,「欣賞和擁有的心態完全不同,好的東西,有的時候欣賞就好,不見得要擁有,若非真心典藏,只知收購,還不如不擁有。」
「一塊平凡的木頭,一顆平凡的心,就在一次因緣巧遇,激發出不同以往的生命火花,期待找到好歸宿。」
這是他申請「典藏根書」時所附的文字,不僅道盡他和木頭的深厚感情,也充分說明,只要發揮巧思,再怎麼平凡的素材,都能成為藝術品的創意概念。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