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台灣高中歷史暫行綱要草案引來眾聲喧嘩,呼籲回歸教育專業討論的全國教師會,昨日在北區公聽會中發表聲明,目前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編排可以接受,但其中重複太多議題,建議應刪除以免增加學生負擔;台灣地位未定論等爭議性議題史料也可以放入,但課綱該使用「中性」字詞、具體陳述歷史事實,呈現島內多元不同意見以提供多元討論空間。
綱要草案在一、二、四冊均討論到兩岸關係,全教會建議,兩岸關係在台灣史既已陳述,於中國史和世界史便無須再編入;至於西潮衝擊下的滿清帝國、中華民國創建史、共產中國、日據時代的台灣等章節在中國史、台灣史都談過,也應從目前的世界史綱要刪除,而各冊內容分配不均,第二冊的主題比其他三冊多出一倍,勢必造成教學困擾,有待重新檢討。
全教會認為,課程綱要標題應保持中性,草案在國民政府遷台後的陳述直接以「威權體制」為題並不妥當,建議正名為「國民政府」,並將中華民國遷台闢為獨立章節,加談金門、馬祖的歷史,及它們被納入國民政府統治的經過。
全教會建議高三上下冊各以東亞文化和世界文化為主即可,以日韓劇發燒程度、東南亞新娘越來越多的台灣現況,讓學生更有興趣上歷史課,而非任由課程綱要爭議「把歷史科推向歷史」。
三十多位高中歷史老師組成的台北市歷史科輔導團指出,暫行課綱原是為了解決九年一貫與高中課程的銜接而制訂,但教育部已另外召開課程銜接會議補救,暫行課綱是否還有實施必要值得研究。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也認為,目前公布的課綱草案並沒跟國中課程做很好的銜接。
對於「台灣地位未定論」是否要列入綱要,北市歷史輔導團持反對意見,認為應留待學者專家有共識後再放入;但昨日與會發言者多持正面看法,多位老師和民眾認為陳述史實並無不妥,全教會則認為要放可以,但應以多元意見的方式來呈現,而非直言檢討開羅宣言。
北一女老師單兆榮呼籲,歷史應是「寬厚的加法」,而非「仇恨的減法」,不希望看到吵鬧的政治爭議延燒到課堂,敏感議題在課綱裡應放入正反兩方意見,提供多元認知讓學生自我選擇。
與會家長李正三表示,他只卑微地要求課綱爭議能讓證據講話,歷史解釋不能只根據老師或專家學者個人喜好,要有可行的認知基準和教學規範,才不會害苦孩子。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