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長期使用外用止痛葯 應防副作用

人氣 2081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6日電)國內民眾普遍存有「外用不傷身」的用葯觀念,遇有各種疼痛時,往往會自行購買軟膏、噴劑及皮膚貼片等成葯使用,醫師提醒,長期使用外用止痛葯,不但療效有限,還可能因為葯物累積,造成消化性潰瘍、腎功能不全等副作用。

台大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謝松洲表示,市面上常見的外用止痛葯,主要成份多為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葯 (NSAID)及水楊酸類葯物,其他成份則包括麻醉葯物、薄荷、樟腦及辣椒素等,一般民眾常誤認為這些葯物很安全、沒有副作用,其實不然。

謝松洲強調,相較於口服的消炎止痛葯,外用的止痛葯,如撒隆巴斯、紅花油或鎮痛痠痛貼布等,雖然降低了全身性的器官副作用,但療效僅止於剛使用的前一、兩週最為顯著,穿透範圍局限在施葯部位的軟骨與肌肉組織,長期使用並無助益,還可能因慢性的葯物吸收、累積,而出現腸胃道或中樞神經的副作用。

台北榮總毒葯物諮詢中心醫師吳明玲指出,外用止痛葯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對皮膚的刺激性或過敏性,如紅疹、腫痛、水泡、甚至造成續發細菌性感染,因此絕不可以使用於破皮或發炎的皮膚上,也不可與眼睛和黏膜接觸,如果誤食,可能產生嘔吐、聽力減退、昏迷、腎衰竭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吳明玲強調,儘管許多外用止痛葯的副作用不常發生且較不嚴重,但民眾自行用葯可能產生的長期影響,有時比處方用葯更大,也更容易忽略疼痛的真正原因,延誤就醫的黃金時間,民眾在使用時,最好能請教醫師,以免誤用而產生葯害。

相關新聞
NASA新圖呈現特殊星系 深入研究才知類型
組圖:海底深處現海山及多個未知物種
美二戰傳奇軍艦「太平洋幽靈船」 終被尋獲
恆星「三重奏」無與倫比 結構緊湊破NASA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