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大陸中國面臨又一次中央集權的浪潮
【大紀元10月26日訊】自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開始以來,凡有心參與中國最高權力角逐,或有心對中國命運有所影響的人,都無法回避一個根本性的抉擇,那就是主張中央集權還是地方分權。當然,許多權力角逐者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完全是機會主義的,但即便如此,在每個人的心中,都自覺不自覺地存在著穩定的個人偏好。雖然在清末民初,地方自治的思潮一度極為興盛,但總體上中央集權的偏好在中國的政治和知識精英中處於絕對主導的地位,則是無可置疑的。
在這個問題上,胡錦濤的理念和偏好究竟是什麼?這是每一個關心中國前途的人都不得不關注的問題。隨著江澤民的退位,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從他的言行中看出一點眉目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胡錦濤的治國理念是中央集權加倫理治國。這自然首先體現在他關於加強共產黨執政能力的基本主張上。
在中國歷史上,共產黨實現了最徹底的中央集權,要繼續加強中共的執政能力,無疑是要加強中央集權。最近的一個具體例子,就是中共正在把黨的紀律檢查系統實行“垂直管理”。據《南方週末》報導,所謂實行“垂直管理”,就是中共把自己的紀律檢查系統,完全從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黨組織中獨立出來。所有中共的紀律檢查人員,都直接屬中央“管理”,使這個不受法律約束的機構,完全置於黨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以加強中央對各級違紀官員的整肅。
胡錦濤又進一步要求黨員表現出“先進性”,也就是做民眾的道德楷模。在許多人看來,胡錦濤的這一舉措,幾乎是在開玩笑。因為面對當前大陸的社會現狀,號召中共黨員做道德楷模,無異於號召“三陪女”去做“貞女節婦”。不過我相信,胡錦濤是認真的。他與江澤民最大的區別,就是他不僅曾經,而且現在還在很大程度上相信“共產黨的那一套”,他是在“那一套”中長大的。而江澤民則不同,他不但在“舊社會”中“混過”,而且還“混得不錯”。因此,江澤民時代雖然也一直強調中央集權,但主要看政治上對江個人是否忠誠,並不看重個人的道德和品質。
胡錦濤傾向中央集權的治國理念雖然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仍然讓我感到沈重。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發生的巨大曲折與苦難,與中國政治精英“中央集權”的主流偏好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聯繫,中國大陸的知識和政治精英至今沒有能力認真反省。其實,如果少一點“大一統”的偏見,就不難看到,每次大規模中央集權的衝動,都對激進主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孫中山的北伐推動了共產黨的土地革命,蔣介石發動內戰導致共產黨的全面勝利,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製造了更多的死亡。到了共產黨執政,似乎終於實現了許多知識份子把中央集權與道德理想高度結合的夢想,結果又怎樣呢?一場饑荒,死亡的人數超過了國共內戰的總和。
中央集權助長激進主義思潮的氾濫,比地方分權更容易導致巨大的社會災難,是必然的。如果胡錦濤和他的智囊們看不到這一點,而以為他們如今集權,是出於維持社會穩定的保守動機,因此不會發生大批死人的後果,那就大錯特錯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中央不僅根本不可能知道解決千差萬別的地方各種複雜問題的答案,而且,集權的結果是束縛眾人的手腳,不斷積累矛盾,最後讓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非激進的手段不能解決問題。
這本來是靠常識就可以理解的道理,但遺憾的是,在歷史慣性的推動之下,胡錦濤以及一大批在過去十幾年中從中央集權得到好處的大陸政治和知識精英們,很難抵禦繼續集權的巨大誘惑。所以,可以預料,大陸中國還要有許多人死於非命,死於集權導致的各種各樣的人為災難。沒有人能夠阻止中國大陸又一次中央集權的浪潮,尤其是當這種浪潮是和自欺欺人的道德訴求攪在一起。我們所能夠希望的,就是在現代的資訊條件下,這次集權浪潮的代價不要太高,中國知識和政治精英能早一點醒悟。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