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專題報導﹞在泰國清邁北部、金三角有一所公立中小學,就讀學生全部來自泰國貧困、落後偏遠的山地部落,有人十五歲才讀小一,更有學生連國籍都沒有;今年暑假在當地協助教導學生用網路搜尋資料或發送「伊媚兒」等數位課程,並教導這些小孩學英語的是,來自台灣的政大商管系學生黃品瑜。
黃品瑜說,當她教小朋友英語時,台灣的小朋友對麥當勞、肯德基的漢堡、薯條耳熟能詳,但對當地小朋友卻是一個遙遠的世界,學生不但沒看過、沒聽過,更沒去吃過,而當學生回答「有機會希望能去吃」時,讓她的心都酸了。
而在泰國東北方「那空那由」(Nakonnaok )還有一所沒有自來水的學校,在那裡教導學生數位課程者,則是清大物理系學生張越程,他協助當地小朋友學習如何上網,希望為他們搭起一座通往數位世界的橋樑。
透過「台灣艾瑟司」這個民間組織展開的國際青年交流,共有黃品瑜等六名台灣大學生,犧牲了整個暑假,深入泰國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提供國際志工服務。
僅管艾瑟司在台已有四十年歷史,但知道它的人卻相當有限,其名稱來自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AIESEC )的英文簡稱,是重要國際大學生組織,也是知名的非營利組織,現有八十五國國際會員成員都是大學生。台灣艾瑟司則分設於台大、政大等十四所大學學生社團,會員約五百多人。
艾瑟司過去主要扮演國際大學生求職求才媒合,學生通過語言及資格能力審查,就有機會到跨國際公司見習半年、一年,是台灣學生於國際外商謀職的重要踏板,但近幾年調整目標,新增國際交流和志工服務等,對磨練台灣大學生的國際觀幫助頗大。
艾瑟司總會在台知名度不足,連帶使得功能有限,艾瑟司總會會長洪儷恆認為,經費不足是非營利組織的普遍問題,而該組織長期都以大學生社團經營,在活動能力及處理事務的經驗傳承也還不穩定。
她說,知名外商科技公司都會透過艾瑟司國際組織召募台灣頂尖人才,如HP、DHL、易利信等,每年向全球發出一萬多個工作機會,台灣艾瑟司每年也會在各大學辦說明會,台灣平均每年有十多人能出國工作,多數台灣學生都卡在語文能力不足。
為了將台灣學子推上國際舞台,艾瑟司近來規劃國際服務性活動,今年暑假即推動台灣大學生深入泰國偏遠地區,協助改善中小學生數位落差,培養學生國際觀與服務能力,像在泰國待了兩個月的政大學生黃品瑜,一般生活用的泰語已能朗朗上口。
台灣艾瑟司表示,台灣國際化程度不足,因此在面臨產業外移、高失業率及網際網路造成的全球化效應下,台灣大學生必須及早放眼國際發展,艾瑟司就是希望能扮演推手,讓台灣青年透過國際交流研習服務等活動,培養出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