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勝裕新竹市2日電)石油價格聲聲漲,民眾都感受到油價上漲壓力,因此如何運用其他能源扭轉石油資源的短缺,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指出,隨著石油資源短缺,扭轉目前以石油為主的能源利用格局,發展低耗能運輸工具,如新型電動汽車、機車、巴士,實現能源多樣化是必要手段。
周卓煇強調,台灣對石油的依賴性非常高,生活上所用的能源,百分之九十八仰賴進口,石油就佔了過半(百分之五十三),煤百分之三十二,核能百分之七,液化天然氣百分之六,水力發電百分之一點二。
台灣夏天常面臨缺電危機,位在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公司更是因為電力不足,導致生產損失,台灣能源分佈問題浮現,根據調查,使用能源最多分別是工業的百分之五十九,運輸業的百分之十五,民生住宅的百分之十一,商業的百分之五。
周卓煇說:「要節用能源最有效的,可以從幾個面向著手,從數字看來,單單工業及運輸用途,就耗用能源的七成四,因此發展低耗能工業及低耗能運輸工具,是當前發展或轉型的必須之道,不過發展多樣化的能源,多樣化的能源使用,應是未來政策重點。」
「萬一石油比預期的還要快速短缺,或是遭致不當操控,那台灣可能陷入另一波危機。」周卓煇說。
清大教授、電動車輛發展協會理事長周卓煇表示,政府多年前制定的電動機車推展政策,就有此一用意,是實現能源多樣化的正途,無怪乎各黨派的立法委員,均有高度的共識,給予全力支持。
電動機車的發展,兼顧能源、經濟、環保、交通,是全球看好的綠色產業,周卓煇強調,以短期成效而言,不會令人滿意,但從全球觀點而言,可以讓台灣成為世界榜樣,塑造正面的國際形象。
周卓煇說:「電動機車業為台灣在全球綠色交通事業上,立下了絕佳的基礎與先機,世界非政府組織(NGO更曾要台灣派代表,每隔一年,報告台灣在電動機車推展的進度,還有意大利國家電視台專程來台採訪電動機車推展近況等等,都讓台灣出盡風頭」。
由於石油儲量有限,也是無法再生性的能源,用完就沒有了,同時也是製造塑膠、橡膠、纖維、塗料、碳粉等材料的主要原料,這些材料的可再利用性很高,把石油拿去燒,真的很可惜,多燒出來的二氧化碳,除了加劇溫室效應,也因綠色三○一而消弱了我們可能有的競爭力。
周卓煇表示,在生活上,民眾可以多響應世界無車日,推廣共乘制,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或多走路,健康、環保、又節能。在工業上,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才是台灣應該鼓勵追求的,所謂知識經濟產業,應該是全力推展的時刻了。在交通工具方面,新型電動汽車、機車、巴士的研發製造,無論是使用一般充電、或天然氣、甲醇、乙醇、氫氣等,都是省石油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