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2日電)頂著黃色大招牌,燦坤3C為家喻戶曉的資訊通路商,創辦人吳燦坤26年前在台南白手起家成立燦坤企業,不僅打造燦坤躍居台灣3C通路業龍頭,並成為橫跨兩岸三地、日本、美國的跨國集團,如今燦坤遭指控涉違反証交法,是否能安然度過這次的風浪,吳燦坤正面臨考驗
1978年11月 2日燦坤企業成立,後來改名為燦坤實業,初期代工生產小家電相當順利,但不過10年的光景,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激烈,吳燦坤在1988年轉進中國大陸,選擇廈門設廠,當年廈門燦坤員工只有82名,營收60萬美元,但15年後,廈門燦坤營收達到 1.9億美元,漳州燦坤約2億美元,兩者員工數超過1萬名。
燦坤的3C通路王國則是從1990年開始,與日本股東合作在高雄光華路開出第一家店,後來吳燦坤1998年北上來到台北新莊設立總部,短短6年內開了120多家店,並在2002年出現獲利,目前總店數達到 147家,總坪數7.7萬坪,躍居台灣第一大3C通路商。
吳燦坤打造「黃色巨人」,主要為 5年前,吳燦坤到法國普羅旺斯旅行,遇上向日葵盛開,一整片黃澄澄的花海,深深敲動吳燦坤的心,回國後吳燦坤便著手改造企業識別系統,全面以黃色為主,而字體則以黑色突顯立體感。
吳燦坤曾說,燦坤人要做向日葵,不要做牽牛花,因為向日葵永遠向著陽光,牽牛花則是隨著蔓籐,轉來轉去,沒有方向,燦坤要永遠向著客人。
就是這樣的想法及性格,吳燦坤在通路界爭議不小,不僅挾台灣 150家通路的談判優勢,延後付款時間的做法,讓供應商有苦說不出,同時吳燦坤擅長價格戰,利用新店開張或週年慶等名義,以限時限量特賣、排隊價,常蒐集供應商的「尾盤貨」促銷,出清庫存,或靈活調度 100多店庫存促銷,讓供應商又愛燦坤的行銷力,又怕燦坤破壞行情。
燦坤與順發的競爭到槓上全國電子,都是市場話題,其中以全國電子最受矚目,這兩大3C賣場,從去年8月為宏碁電腦低價競銷而衝突的事件開始,迄今,10個月來已有幾番捉對廝殺,搶盡了消費者的目光,也締造雙方營收和獲利的佳績。
台灣燦坤3C通路業站穩腳步後,吳燦坤開始佈局大陸3C通路,2003年下半年大舉開店,半年內開了40家店,但大肆擴點的結果,也造成大陸燦坤虧損高達數億元。
原本吳燦坤想仿照台灣燦坤3C通路的成功模式,但大陸的環境及資金狀況顯然無法盡如人意,日前大陸燦坤相繼收掉昆明、武漢、鄭州、石家莊、南京、徐州和寧波等 7大城市分店。主因於一年多來燦坤3C店投資過大,使獲利銳減。
現在,大陸燦坤進入調整,不僅放緩大陸開店計畫,同時未來佈局將採「集中式拓點」策略,以華東、華南兩區為未來在大陸佈局的重心,不再分散資源。
燦坤一路走來多次起伏,歷經大風大浪後卻更為茁壯,不過近兩年,外界對於燦坤高階主管流動率偏高,加上燦坤在大陸投資3C通路的佈局策略一改再改,而吳燦坤在負面消息下,未能在第一時間對外說明,加上總部在台灣的高層多上任不久,且未獲充分授權,引發市場質疑燦坤經營面出現問題,因此財務面臨危機等負面傳言也在市場上不斷流傳。
這次,吳燦坤除在大陸佈局踢到鐵板外,如今也面臨投資人指控風波,燦坤位於內湖總公司日前遭檢調單位搜索,主要是燦坤被控違反證交法規定,在台灣銷售在美國告示板市場(OTC Bulletin Board)掛牌的美國燦坤國際(EUPA Inter national Inc.)股票,但吳燦坤在日前檢方傳喚時矢口否認,未來事件如何發展,將是吳燦坤的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