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專訪
在荷蘭國防部次長任內通過售台潛艦案的威罕‧艾克藍(Willem Frederik van Eekelen )博士,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非常樂見台灣能夠擁有更多的潛艦以自我防衛,但衡諸台海情勢發展,他建議台灣要把潛艦獲得時程縮短,第一艘最好要能在五年內服役。
依照台灣周遭局勢的現況,他觀察台灣至少需要六艘潛艦,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潛艦難以偵測而具嚇阻力,作戰上的好處是增加中國對台用兵的不確定性,增加計算上的複雜度,也因此降低兩岸衝突可能性,尤其台灣的民主在亞洲非常重要,將來一定會影響中國,兩岸越穩定,台灣越有可能把民主傳達到中國。
艾克藍曾擔任過荷蘭外交部次長、國防部次長與國防部長等要職,談起當年台灣能夠買到荷蘭潛艦的過程,他把原因歸於荷蘭國內政治情勢的變化。
他說,荷蘭民間船廠擁有建造潛艦的科技與優良歷史,一開始台灣海軍看上船廠的造船能力而先接觸,後來則是因為需要出口許可,荷蘭政府才介入此案。
當時荷蘭政府認為台灣有必要而且理所當然要獲得潛艦進行自我防衛,加以船廠需要訂單,因此荷蘭政府抱著激怒中國的風險同意發給出口許可,艾克藍也說,如果當時能夠以比較低調的方式處理,應該不至於引起中國的激烈反應。
整件事情爆發開來,主要是因為國會審查的激烈辯論,他說,國會反對黨對政府認為依據台灣國際地位應該獲得潛艦的理由不能同意,結果事情一鬧大,讓中國得以施加更大壓力,並威脅撤回駐荷大使,降低外交層級,使得台荷潛艦採購的同時,也是荷中外交關係的最低點。
他表示,在這場採購案中,與官方有關的只是出口許可,但在潛艦的海測與系統整合方面,需要荷蘭海軍協助,當時荷蘭政府下令不得有任何現役人員參與,都是退役人員在做。
到底台灣當時想買幾艘潛艦?後續是否還有二艘、四艘甚至六艘潛艦?
艾克藍說,就他記憶所及,台灣所申請購買的潛艦數量,自始至終只有二艘,沒有其他數量,但因後來荷蘭國內政治情勢改變,政府不再支持出售潛艦,台灣就算想買也不可能。
面對如果台灣一開始就多訂幾艘潛艦,荷蘭是否會同意的追問,艾克藍意有所指地笑答,「外交上不能回答假設性問題」。
他也認為台灣現有的二艘荷製「劍龍級」潛艦,應該要繼續進行性能提升,但是荷蘭參與情況並不樂觀,以個人身分來台是有可能的,但若牽涉到必須核發出口許可,就會變得很困難。
艾克藍建議台灣應該從軍民通用科技著手,將可免去技術輸出國官方的阻撓,台灣也應該自行開發,他觀察現在台灣的科技水準比八○年代要好很多,潛艦國造是可行的方式。
艾克藍對「AIP(絕氣推進系統 )」相當肯定,認為可以大幅增加潛艦的作戰效能,中國目前也在進行研究,但對於國防部長李傑曾表明不信任AIP的態度,他有點尷尬地表示,或許是因為「貴國的準則不需潛艦長時間潛航,也有可能是因為商源難以獲得」。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