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七日電〉台灣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今天指出,如果台灣有足夠潛艦,就能預警、監測中國進出太平洋的潛艦,增加中國威脅西太平洋海線安全的困難度,並維持亞太國家海上經濟命脈。
蔡明憲指出,台海是航運繁忙的水空域,每天有多達八、九百航次的飛機或船隻經過,而台灣北部與南部水域,是中國潛艦進出太平洋的咽喉,只要中國海軍潛艦能無所顧忌進出,西太平洋重要海上交通線就被中國潛艦威脅。
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邀請蔡明憲出席「第五屆台灣國防國際研討會」,探討「潛艦與台灣安全」;他指出,台灣擁有足夠潛艦武力,不僅有助台海穩定,對區域安全也有相當助益。
他指出,潛艦的先天優勢,使潛艦成為不對稱作戰利器,二次世界大戰,少數德軍潛艦威脅,使海權強國英國幾乎戰敗,邱吉爾說,「整場戰爭真正讓他感到害怕的是潛艦威脅」。美國珍珠港事變後,太平洋艦隊蒙受重大創傷,唯一能反擊的是潛艦部隊。
一旦軍事衝突發生,台灣的潛艦如何才能扮演決定性角色?蔡明憲舉例強調,西元一九一六年裘特蘭(Battle of Jutland)海戰,英國、德國有三十多艘潛艦,也影響不了戰局;一九四二年中途島(Battle ofMidway)海戰,美軍雖有十九艘潛艦參戰,影響戰局也有限。這顯示光有硬體仍嫌不足,必須戰略與戰術對準敵人弱點,才能減耗敵人優勢,簡單說,有適切的潛艦戰略或準則,才能發揮潛艦的先天優勢。
他舉例,一九八二年福克蘭戰爭(Falkland War〉,一艘英軍潛艦擊沈阿根廷巡洋艦,使阿根廷海軍幾乎退出戰場。前蘇聯戰略專家高西柯夫(Groschkov)分析,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對付一艘德軍潛艦,聯軍平均得出動二十五艘水面艦與一百架飛機。台灣若有足夠潛艦,將可大幅消減中國海軍水面艦數量優勢,讓中國海軍渡海犯台難上加難。
台灣的經濟命脈繫於海上交通線,蔡明憲表示,近年來中國因經濟發展需求,仰賴海上交通日益殷切,中國對外四條主要航線中的三條都通過台海周遭水域,若台灣擁有足夠數量潛艦部隊,將可構成有效反制力;一旦中國封鎖台灣,台灣水下的反制力,將使中國對台封鎖變得損人不利己、無利可圖,潛艦確是反制中國對台灣封鎖的有效利器。
蔡明憲表示,台灣籌獲潛艦的許多戰略與作戰效益,反映在承平時期的有效嚇阻及軍事衝突時的決定性;目前台灣武器裝備中,沒有任何一種武器,能像潛艦具有力量倍增的效應。
蔡明憲引用美海軍核子潛艦之父李高佛(Rickover)名言說,「所有用於戰爭的武器都是昂貴的,價廉的武器很少能贏得戰爭。而如不能贏得戰爭,那根本沒必要花錢在武器上」,這可以說明台灣何以需要購買昂貴潛艦的理由,以及潛艦對國防安全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