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50年 成長大蛻變
【大紀元10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題報導)民國三十八年中央研究院遷台之初,只能借楊梅火車站的倉庫存放文物史料及研究辦公,代院長朱家驊尋覓適合院址,某次到南港釣魚看中了當地環境清幽靜謐,才在四十三年正式在南港建院,歷經半世紀的耕耘,中研院的經費從當年的六十五萬元成長到今年八十七億七千萬元,讓南港農田和魚池蛻變為名副其實的最高學術殿堂。
在民國十七年成立的中研院,於抗日戰爭爆發前共成立十個研究所,戰亂時期四處搬遷,最後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只有歷史語言研究所和數學所的圖書館,院內耆老回憶都說:「當初十個只算遷來一個半」。如今中研院已有廿五個研究所與籌備處,及五個研究中心。
高齡八十六歲的史語所黃彰健院士回憶,遷台的頭五年,同仁在楊梅火車站的倉庫克難度過,因地方太小,從大陸搬來一百多箱的文物史料只能開幾箱研究,租的宿舍下午被曬得像火爐,得散熱到午夜裡頭才能睡人。
中研院剛搬到南港時處處都是農田,當地農夫不清楚中研院的性質,看史語所考古組竟然擁有許多具人骨,還有人被嚇到,研究員連忙解釋都是研究用的。
因父親石璋如院士的關係,從國中起就與中研院結下不解之緣的民族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石磊指出,當年一天只有四班公路局公車經過南港中研院,因中研院和台灣大學往來密切,在經費拮据下,代院長朱家驊只有跟軍方爭取不要用的卡車充作中研院的交通車,沒多久軍車壞了,又去跟公路局爭取報廢車來用,「有報廢車可坐就謝天謝地了。」
石磊回憶,當年中研院大門外就是運煤台車的軌道,宿舍區離南港菜市場走路很遠,當年沒有冰箱,每天都得去買菜,研究員薪水裡列了每月六十元的交通津貼,就是給太太坐台車去買菜用的,來回一趟剛好兩元。「這些年環境變化真的很大,新進人員享受的研究資源真是天之驕子,無法想像我們當年的簡陋勤儉。」
在中研院任職將近四十年的植物所研究員陳慶三回憶,一開始他在蘇仲卿老師實驗室當助理,要做分離有機分子的電泳實驗沒有設備,蘇老師只有自己設計電泳槽,委由另一位助理的軍官父親幫忙組個搭配的電源,才在拼湊的器材裡做出兩篇論文。
中研院的年度經費在民國六十七年首度突破一億,該年院士會議建議政府支持長期研究,擬定「五年發展計畫」,使中研院的經費在七十年首度有將近兩倍的成長而突破三億元,到七十四年更增加到十一億。
院長李遠哲表示,在南港發展五十年能有今日規模,是靠許多前輩和同仁很大的努力而成,中研院擁有光榮傳統,但不應以過去的傳統為滿足,他希望能將中研院發展成在各領域都能與國際學術並駕齊驅的現代學術研究機構。
李遠哲指出,為對社會有更具體貢獻,中研院去年6月在基因體研究中心下設置「生技育成中心」,今年將累計進駐五家廠商。為帶動南部地區的生技產業發展,也在今年元月於台南設置生物科技實驗中心。此外,中研院已與二十所公私立大學簽訂學術合作辦法,加強協助國內研究型大學的發展。
他強調,10月16日開放院區活動,將有中研院南港院區發展五十週年的精彩回顧,歡迎青年學子和一般大眾前來參觀。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