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宇:平反六四 推動政改
【大紀元10月1日訊】九月十九日中共四中全會閉幕,宣佈江澤民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職位,並決定由胡錦濤繼任。
胡錦濤終掌黨政軍大權
最近半年來,有關江胡爭權及江澤民辭職或續任的傳聞迄未間斷,現胡錦濤勝出,將近八十高齡的江澤民被迫去職,江的親信曾慶紅(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亦未如外界所預料出任軍委副主席——胡錦濤終於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成為中共的最高領袖。
在民主及半民主國家,幾乎沒有國家元首不擔任三軍統帥;在共產黨一黨專政國家,黨總書記或黨主席亦必掌握軍權。只有在君主立憲國家(如英國),國王或女王雖為名義上的元首及三軍統帥,但軍權仍然由總理或首相掌握。在中國,毛澤東及華國鋒在擔任黨主席時均兼任軍委主席。只有在胡耀邦及趙紫陽擔任總書記時,軍委主席則由鄧小平擔任,胡、趙均無軍權,重大的黨政事務及政策均由鄧小平主導,故有「太上皇」或「垂簾聽政」之說。
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江澤民出任總書記,楊尚昆擔任國家主席任滿後,江又兼任國家元首,但軍委主席仍由鄧小平擔任。雖然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通過鄧小平退休的決議,但直至一九九七年逝世前,鄧仍然在黨政軍重大決策及人事問題上,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在九○年代後期,鄧及中共其他高層元老先後逝世,江澤民終於全面掌權。
江澤民壓制政改
一九八九年春胡耀邦逝世後,天安門學生民運聲勢高漲,鄧小平決定罷黜趙紫陽,由江澤民繼任總書記,並決定鎮壓民運,造成一個歷史性的大悲劇。
自一九八九至二○○二年,江澤民主政十三年;二○○二年後又繼續掌控軍權兩年,前後共十五年。江澤民上台後,低調謹慎,並無重大作為,在改革開放上甚至有倒退跡象,鄧小平對江澤民非常失望,因而有更換江之意。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至深圳,要求更大幅度地推動經濟改革及開放,江澤民感到情勢嚴峻,因而開始積極推動,但並無重大成果。一九九八年朱鎔基出任總理,加速經濟改革開放的步伐,經濟亦快速成長,平均每年高達百分之八左右。
然而,在政治上,江澤民因循保守,並無明顯鬆動。中共雖然先後釋放魏京生、王丹等民運領袖,迫使他們流亡美國,但在國內仍然鎮壓民主運動及逮捕民運人士,對「法輪功」更是多方迫害,並繼續箝制人權,較八○年代胡趙主政時期更為嚴苛。
在政改方面,江澤民只推動村級選舉,但自試點開始以迄於今,並未全面實施,村長選舉亦未提升至鄉、鎮、縣級,甚至沒有這樣的規劃。江澤民仍然堅持一黨專政,無意展開政改。
貪腐惡化
在江澤民主政期間,中國的貪腐惡化,與八○年代相較,其嚴重性及廣泛性已至令海內外震驚的地步,甚至有「無官不貪,無官不腐」之說。「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化」誠然是至理名言;政治上的專權、集權必然是貪腐的溫床。沒有獨立的國會、司法及媒體的監督和制衡,貪腐不可能消除。而經濟繁榮逐漸促使中國社會走向「金錢至上」的價值觀,致富似乎成為多數人的願望;貪腐卻是致富的捷徑——貪污腐化、貧富懸殊,道德破產及其他社會問題在江澤民執政時期更形嚴重。
胡趙與胡溫
在八○年代,胡耀邦與趙紫陽推動經濟開放,非常積極,雖然經濟成長不若九○年代後期之快速,但卻為經濟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政治方面,雖有鄧小平、陳雲等元老的箝制,但胡趙亦有所鬆動,並取得某些成果。胡耀邦同情學運,反對鎮壓,終於在一九八七年被迫下台。趙紫陽雖不若胡耀邦開明,但在八九民運期間,不顧個人政治生命,石破天驚,堅決反對鎮壓,因而被鄧小平罷黜,至今仍被軟禁——鄧小平於一九七七年復出後一手拔擢的胡耀邦與趙紫陽,雖對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但也被鄧親手逐出政治舞台。
胡錦濤雖在擔任西藏黨委書記期間,根據黨的決策,採行高壓政策,但他出身共青團,亦無天安門鎮壓的歷史包袱,故較有開明形象,海內外人士對其評論亦有肯定之處。
溫家寶曾是趙紫陽的「大將」,一九八九年六四鎮壓前曾陪同趙赴天安門廣場慰問絕食的學生,顯然同情民運。趙紫陽下台後溫繼續留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後出任副總理,至二○○三年繼朱鎔基出任總理。
胡溫開始主政後,因尚有江澤民的牽制,雖有某些小幅度的變革,但並未在政改上採取具體行動,仍然是小心翼翼,蕭規曹隨。
對胡溫的期望
然而,胡錦濤現已正式接任軍委主席,成為真正的黨政軍第一把手,胡溫時代應已來臨,筆者及無數海內外人士對胡溫均有高度的期盼,因他們二位不但沒有天安門鎮壓的歷史包袱,也沒有鄧江的抑制,應可獨當一面,逐步推動政改。胡溫應認識到,政改不但不會影響社會穩定及經濟發展,反而會強化人民及知識分子對他們的支持。天安門民運及其鎮壓已有十五年的歷史,但至今仍是中國人的傷痛——十五年來海內外各方要求平反六四的呼聲迄未中斷,胡溫不可漠視,更不應迴避,必須面對及採取必要的行動。平反六四及肯定八九民運應是胡溫全面掌權後的第一要務。當然,平反工作仍多困難,但如正視歷史,重視民心,這些困難並非不可克服——平反六四將大幅度提升胡溫的威望及其統治的正當性,並必可獲得絕大多數中國人民及國際社會的肯定。
在此同時,胡溫應積極推動政治改革。胡溫似有推動黨內民主的意願,但黨內民主與國家民主是不可分割的。胡溫應考慮逐步採取以下具體行動:
‧擴大村級選舉至全國各地,並於三年內將選舉提升至縣級,五年內提升至省級,十年內提升至中央級,完成全面選舉之安排。
‧提升各級人代的權責,使之脫離「橡皮圖章」之形象,對政府發揮批評、監督、制衡的功能,並廢除各級政協,使人代成為真正的民意機構。
‧黨委退出司法體系,建立獨立的檢調及法院系統,不受黨委書記的政治干擾。
‧開放媒體,使之不受制於黨政權力之控制,讓媒體成為真正的「第四權」,充分發揮獨立媒體應有的批評、建言及暴露陰暗面的功能。
‧黨國不分及黨政不分為中共一黨專政的特質,以至出現黨高於國、黨高於政府的惡質現象;促使黨政分離及黨國分離應是胡溫應有的目標。
‧中國亦有所謂「民主黨派」,但「民主黨派」其實是中共的「尾巴黨」、統戰工具及搖旗吶喊的政治應聲蟲;他們接受中共的領導及財政支持,不可能發揮反對黨的功能。因此,取消黨禁及允許真正的反對黨的存在也是胡溫應有的思考。
‧中國仍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由黨控制及統率三軍;軍隊國家化應是中共應有的方向。
‧黨治、人治均是違反民主政治的原則,中共應逐步走上法治化。
中共應逐步轉型
最後,胡溫應促使中共逐步轉型,從列寧式的集權、專政政黨脫胎換骨,轉型為一現代化的民主政黨,猶如西方國家的社會民主黨。
上述政改均是無比艱難的政治任務,中共必須首先放棄永久執政的堅持,接受民主政治政黨輪替的要求——這是鄧小平及中共其他領袖所堅決反對的。胡錦濤曾強調,中共決不「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因它「不適合」中國國情。
胡溫不可能永遠抗拒民主化的洪流——順應世界潮流,從經濟改革走向政治改革,從經濟開放邁向政治開放,把經濟現代化推向政治現代化應是全球華人的期望,也是胡溫的歷史任務。在中共一黨專政下,如何克服困難來推動政改將考驗胡溫的政治智慧、遠見及決心。胡溫應吸取東歐及蘇聯共產政權終結的教訓,並認識到中共如不推動民主改革,遲早必會被民主化的洪流所終結。
──轉自《爭鳴》(//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