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瓷的外傳,所及之處,國外人士無不仰慕傾倒,視為奇珍異寶,飲譽極隆。但由於運費昂貴,要買一件瓷器真是難上加難,因此,常常有外國人專程來中國學習景德鎮的制瓷技術。宋元以來,景德鎮影青瓷,定窯白瓷和磁州窯彩瓷,譽滿海外,而對鄰近國家的影響尤為顯著,例如東北鄰邦的朝鮮(高麗)、日本,南方的越南(安南)和泰國(暹羅)。據史料記載:公元918年(梁貞明四年),朝鮮便學會了中國造瓷器的方法,十五世紀,朝鮮仿製景德鎮的青花瓷,且用中國回青料,「類饒產」或「與饒相似」(景德鎮原屬饒州府,「饒」即其代稱)。
中國文化傳至日本,以朝鮮為橋樑,唐貞元十年(即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時期,貴紳們十分欣賞中國瓷器,但學習中國制瓷方法,自己燒造瓷器卻在南宋時候,日本山城人加滕四郎左衛門景正,隨道元禪師到中國浙江和福建學習象山窯及建窯的制瓷方法,約經五年,歸國後以德化窯為楷模,設計日本式的瓷窯,曾在山田群的瀨戶村燒造黑釉瓷器成功。後來日本人稱之為「瀨戶物」,稱加籐氏為「陶器之祖」,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日本遺使了庵、桂梧來到中國。日本伊勢松板五郎大夫及祥瑞隨來,祥瑞在景德鎮住了五年,學習了青花瓷製作方法,以後,日本不斷派人來景德鎮學習制瓷技術。
在東南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在中國影響下學會了自己製造陶瓷器。越南北寧的陶瓷產品突出表現了中國景德鎮的制瓷技術和作風。據說北寧的主要陶瓷窯是由老街來北寧的中國陶工於公元1465年首先建立起來的。越南的藩郎,則是十六世紀前半期採用景德鎮的制瓷技術而振興起來的,被譽為「越南的景德鎮」。
歐洲人仿造景德鎮瓷器,是先由阿拉伯人傳去的。阿拉伯國家在十一、二世紀從中國學得到制瓷技術以後,於1470年傳播到意大利。威尼斯煉金術工人安托尼珂首先學會。開始造出輕薄透明的瓷器。175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士三世從意大利芒特角帶回來了瓷土和造瓷工人,在布恩來提羅設立了瓷廠,名曰「中國瓷廠」。
法國人仿造景德鎮的瓷器經過,應該提到法國耶穌教傳教士昂特雷科兒斯(漢名殷弘緒)寫給教會神父的兩封信。殷弘緒清康熙年間來中國,並在景德鎮居住了七年之久。他一面傳教,一面收集景德鎮的制瓷技術,寫出了兩份共三萬餘字的報告信,他說:「我在景德鎮培養教徒的同時,有機會研究了傳播世界各地,博得人們高度讚賞的美麗的瓷器的製作方法。我之所以對此進行探索,並非出於好奇心,而我相信,較為詳細地記述制瓷方法,這對歐洲將起到一定的作用。」他把景德鎮瓷器製造的秘密系統而完整地介紹到了歐洲,並且在他回國後把耳聞目睹的景德鎮制瓷技術反覆研究、試驗,終於燒製出類似景德鎮式的硬質瓷器。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