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潑水節”
【大紀元1月19日訊】“潑水節”是雲南傣族的年節,亦即傣歷年。按照傣曆,它的時間在清明節後,四月十三指十五之間。,潑水節起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大地由一個火魔統治著,他是一切生命的敵人。火魔有七個美麗善良的姑娘,決心殺死這個萬惡的父親,爲大夥除害,可是苦於找不到辦法。後來得到釋迦牟—傣族叫叭召吉塔瑪—的幫助,知道只有用火魔頭上的一根頭髮,才能殺死火魔本人。七姑娘最聰明勇敢,他趁著火魔睡熟的時候,拔下這根頭髮,勒住火魔的脖子,火魔的頭滾下來了。可是腦袋落地,滾到哪裏,火就燃到哪裏,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七個姐妹只好把腦袋抱在懷里,一刻不敢放鬆。七個姑娘被弄得形容憔悴,滿身污穢。他們利用緊張的空隙用水沖洗身體。就這樣,一直到火魔的腦袋變成塵土爲止。從此。撥水就成了紀念七個大義滅親的姑娘和互相淨身洗塵的祝福儀式。
潑水節第一天的活動是在瀾滄江邊舉行龍舟比賽。江上停著長長的龍船,龍船的兩頭尖尖地翹起,船舷上畫著彩紋,首尾裝著龍頭龍尾的木雕裝飾。參加划龍舟的小伙子們,個個頭上纏著一塊紅錦。賽船以寨子為單位,船衝到了目的地後,得勝者們高舉著船漿跳上岸,邊唱邊舞到彩蓬邊上扛優勝大旗。人們為他們端來一碗碗米酒,向他們撒去一把把糖果,他們趁著勝利的喜悅,伴著芒鑼和勨腳鼓,狂歡地跳起了傳統的“依拉賀”。
第二天是最隆重的日子—-潑水日。這是傣族年節的喜慶活動。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塵,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上午十點左右,男女老少拎著桶端著盆來到街上,路邊都備上了大量的清水備人們潑用,潑水有文潑和武潑之分。文潑是對著長者,舀起一勺清水,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沿著脊梁流下去,被潑的人高興地接受祝福。武潑則沒有固定的形式,用飄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頭迎臉地潑。被人潑的水越多,説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潑的人越是高興。
晚上舉行盛大的遊藝晚會,唱歌跳舞看焰火猜燈迷,一直狂歡到午夜。
第三天的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放“高升”丟包和跳孔雀舞。
所謂放“高升”就是在竹竿頂端縛上一圈竹筒,竹桶里塞滿火藥,一經點燃便帶著“哧哧”的聲音轟然飛上高空。按照習俗,在進入高潮時,要在一個最大的“高升”里放五樣東西,誰拾到這五樣東西,誰就走運。
另一塊場地,揚起了丟包的笑聲。人們一群群分開站成兩排,一邊是小伙子們,一邊是姑娘們。一只用彩色花布縫成後面有兩條飄帶的美麗荷包在空中飛來飛去,每丟一次都夾帶著一片笑聲,一段衷情。丟包歷來是男女求愛的一種表示,女的喜歡誰就把包丟給誰,接包定情。
另外,還有一群群的男女青年,敲起勨腳鼓,跳起孔雀舞。傣族人民把孔雀舞當作吉祥的象徵,以跳孔雀舞表示美好的願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