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資源短缺日益严重 專家建議提高水價
【大紀元1月12日訊】北京目前人均佔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不及國際公認的缺水下限的1/3,僅爲全國平均水平的1/8。既要維持各行各業的需要,又要滿足上千萬市民及300多萬外來人口的生活用水,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成爲令各方頭疼的大問題。
中國青年報1月12日消息: 1月10日,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水問題研究專家張宏仁在“北京節水型城市建設”高層論壇上說,“緩解北京城市用水極端短缺的嚴峻形勢,不能把尋找新水源作爲工作重點———事實上北京也沒多少新水源可開發。解決北京缺水,還應立足現有水資源的利用,一是調節存儲,二是全民節水。這兩方面,北京的努力空間其實很大。”
據報道,這次論壇雲集了來自國家發改委、建設部、水利部、中國環境科學院、中國城鎮供水協會、中科院、社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批主管官員和專家學者。
專家認爲,造成北京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的因素有:人口的急劇增加和經濟規模的擴張。20年來,北京人口由800萬增至近1400萬,國內生産總值從300多億元增長到近3000億元,而這種增長的代價是北京水資源的不斷減少。地下水嚴重超采。北京市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大量開採地下水,截至目前,全市地下水累計超采60億立方米,可供開採的地下水已經十分有限。此外,可供調節的地表水非常有限。密雲和官廳兩大水庫是北京市民的生活及環境用水主要來源,占全市地表水供水總量的2/3。密雲水庫擔負供應北京市區一半以上日常用水的重擔,隨著水庫上游地區經濟的發展,流域內修建了大小200多座水庫,使兩庫來水由20世紀中葉的30多億立方米,銳減至20世紀90年代的12億立方米。北京連續4年的乾旱天氣進一步減少兩大水庫的來水量。而“北京兩大水盆”之一的官廳水庫,早在1997年就因上游大量污水的排入而被迫退出飲用水供水系統。供水管網中的“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北京市年漏水量超過1億立方米,漏失率高達17%左右。與日本、美國等先進國家8%至10%的漏失率相比,差距不小。
張宏仁認爲,北京解決水問題,重在調節存儲和節水。他指出,事實上,以“單位面積的水資源”指標看,北京並不比美國及全球平均水平少多少。譬如,近年北京工業用水增量幾近零,而工業産值卻翻了幾番,這說明,北京調節水存儲和節水的空間很大。全國水資源供求矛盾最集中的不僅是北京,而是整個華北地區。比如,威海市雖臨海,但人均淡水量比北京還少,街上一樣乾淨,城市也成爲國家衛生模範城。這就是用好水用足水的結果。張宏仁說,提高市民節水意識,提高水價,或許是一個辦法。
北京大學大氣系教授、中科院院士趙柏林指出,目前北京的用水,農業用水仍占87%,工業用水占去12%。農業依舊是用水大戶,這個問題必須儘早解決。否则,北京城市生活用水緊張問題就無法緩解。趙院士說,類似的“浪費水源———排污水———再度污染優質水源”的農業、工業生産例子,在北京周邊比比皆是。他指出,應及早出臺法律法規給予當地人一定補償,儘快將這類費水型農業、工業企業停掉,改爲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專案
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節水處楊尚寶教授提出,北京目前面臨的缺水、超采地下水、污水排放再度污染優質水源、公家水源無人管等諸多問題都表明,北京亟須建立一個全面的供水安全體系,打造一個“節水型社會”,節流和開源齊頭並進,一方面全民範圍大力節水,另一方面積極“開源”———比如,那麽多的海水如何利用起來等問題,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研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