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面對美國為首7大工業國(G7)施壓人民幣升值,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表示,人民幣升值不致形成台灣產業外移壓力,但國內企業應及早準備,特別是中小企業,強烈建議透過外幣借款等方式建立部位。
經建會內部認為,這波由美國主導、G7會議敲定的國際施壓人民幣升值行動,目前只是開始,後續會有何發展殊難逆料,但政府必然有所準備穩定匯市。
何美玥表示,國內大型企業因應匯兌風險的方式多元,部分如個人電腦、半導體等廠商因資金流量太大,匯兌風險極高,因此早已投入大量人力從事外匯操作研究,某些大型電子業外匯部門的人數規模甚至比前中國國際商銀外匯部還大。
何美玥說,大企業通常會持有多種幣別之外幣,以因應不同幣別突如其來的匯率波動,同時也透過購買遠期外匯來鎖定匯價,更有人透過發行外幣公司債提高自己的外幣部位。
何美玥舉例指出,華航公司今年雖受SARS衝擊,但仍能達到獲利,主要得力於外匯成功操作,由於華航進出現金流量相當大,外匯操作對華航營運來說就非常重要。另一個例子是中油公司,像中油這種「賺台幣、花美金」的營運模式,匯兌風險更高,甚至結匯時機不對就會影響獲利,但中油礙於政策因素,不能大舉從事避險,否則以中油支出6成都是美元的營運形態,美元避險操作早就是必備動作。
至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何美玥則建議,中小企業在向銀行融資時,應多選擇外幣借款,不要只借台幣,單借台幣風險較大。
對於人民幣長期看升,是否會升高台商外移中國壓力?何認為,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她舉中國台商最常見的「2頭在外」(來料加工再出口)的營運模式為例指出,台商在中國投資的比較利益就是低廉的勞工,一旦人民幣升值,則台商中國據點的用人成本將升高,整體效果是減損出口報價競爭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