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基因解碼 海生館獨步全球
【大紀元9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魏斌╱車城報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推動珊瑚基因體及蛋白質體研究三個多月,找到三、四百條與其他物種基因相似度極低的基因,這項全球僅見的珊瑚基因解碼工程頗受矚目;企研組助理研究員王立雪表示,珊瑚的細胞生長、速度調控基因相當特殊,有進一步運用的潛能,一旦有所突破,或許能對生技醫療做出貢獻。
基因體研究於新世紀成為舉世關注焦點,從人類、老鼠、果蠅到水母,研究人員都逐一對其基因解碼。
開館三年多的海生館在珊瑚人工繁、養殖具有權威領導地位,三個多月前研究人員在館長方力行、副館長蔡錦玲領導下投入全新領域,這次瞄準目標是珊瑚基因體。
這項研究計畫目標原本十分單純,研究人員透露,海生館珊瑚繁、養殖技術漸漸成熟,探索珊瑚基因體,原希望未來繁、養殖「輸出」珊瑚,都能藉由DNA(去氧核醣核酸)定序標識一組特殊符碼,以為辨別,但探索後卻發現,至今為止未有人研究的珊瑚基因體及蛋白質體有無限想像與可能。
王立雪表示,基因體研究所需人力、經費龐大,館方初步研究從RNA(核醣核酸)切入,並專注於傳遞遺傳訊息的mRNA(messengerRNA)。
研究團隊選定尖枝列孔珊瑚,三個多月來找出一千多條基因序列,其中有三、四百條與其他生物基因相似度很低,它們與已知基因資料庫中的基因大不相同,珊瑚之所以具有優異細胞生長、速度調控機制,以及有別於其他生物的保濕特性,可能與這些基因有關。
研究人員目前已加緊定序分析,接下來會進一步瞭解其功能性。
王立雪強調,基因體研究是條漫漫長路,雖然有無限可能,但解碼後也可能全派不上用場,而這正是基因體研究迷人之處,以目前研究所得來看,珊瑚基因體可能對生技醫療有所貢獻,它們優異的涵養水分特性若能充分運用,或許能像膠原蛋白一樣,成為化妝品市場新寵。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