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環球

莎莉波特 「舞」動女性影展

【大紀元9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萱儀╱特稿

 許多人都只知道莎莉波特是位電影導演,卻不知道自小習舞的她還是位音樂家、表演藝術家與編舞家。她從十四歲就開始拍實驗短片,並稱電影是「視覺的詩篇、智慧的運動」,但她的專業訓練卻是舞蹈。熟悉莎莉波特的影迷都知道,「舞蹈」這件事可以解釋許多權力關係,在她的電影與生命中佔據極重要的位置。

 莎莉波特稍後不但成立自己的舞團,也擔任劇場導演,專門挑戰戶外的大型演出;此外,她也擔任一些即興音樂樂團的主唱與作詞人。她的音樂才華同時展現在自己的電影裡,「美麗佳人歐蘭朵」與「夢幻舞神」的部分配樂就出自她的手筆。

 在她的「驚悚」與「淘金女郎」裡,男人或許設定為匿名的權力本身,但在「美麗佳人歐蘭朵」和「夢幻舞神」中,他們卻成為極富雌雄同體魅力的身影。莎莉波特與劇中女性角色一塊兒永遠帶著迷戀與幽默的眼光看著他們。

 「驚悚」 父權社會裡的女人

 莎莉波特只用了半小時,就手腳俐落的把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裡的情節安排批了一頓。

 原本歌劇結尾裡女主角咪咪因重病去世是全劇的高潮,它讓深情款款的窮愛人魯道夫成了悲劇英雄,但在本片裡,咪咪卻是一臉驚恐的看著鏡子問自己:「我真的死了嗎?我為什麼要死?我是不是被謀殺的?」

 莎莉波特藉此片討論了女人在父權世界的噤聲與缺席,而且也讓咪咪找到了被謀殺的證據。她一定得死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有意思的是,她的清純也是她的索命牌之一。因為要是讓另一個花癡苗塞塔死了,觀眾一點都不會同情與不捨,高潮就無法成立;莎莉波特巧妙暗示,在這齣歌劇裡,曾經遊戲人間的花癡要活著,是觀眾一致的期待。

 「倫敦故事」 政治陰謀裡的女人

 這個故事有點詭異,說著一個神秘女郎如何與前政府官員和內閣門房聯手出賣英國的故事。有人以為這個短片是在諷刺八○年代柴契爾政府罔顧英國權益向美國靠攏的反宣傳片,順便罵罵保守黨的腐敗貪污。片中充斥著普羅高菲夫「羅密歐與茱莉葉」的配樂,搭配著神秘女郎與兩位伙伴得手後的勝利之舞,頗有看頭。

 「淘金女郎」 黃金煉金術與女人

 這部片沒有一個特定的敘事線,硬要說的話,就是一個白人女子試圖回育空河尋根,因為她爸爸曾是當地的淘金客;另一位黑人女子則負責處理與數字有關的銀行業務,而她一直想盡辦法要讓男主管回答她在這方面的疑問。

 本片不僅幕後工作人員全是女性,黃金與女性更在片中成為同義詞,莎莉波特透過黃金與煉金術來探討女性生命方向的轉變,並試著解釋西方藝術與文化裡所謂「女性化」的象徵意義。

 片子其實也沒那麼難懂,例如開頭與結尾各有一場豪華宮廷舞蹈戲,在片頭,白人女生被爸爸牽著緩緩走下樓梯,然後再溫順的任爸爸將她交給大廳的男伴,一個換一個的跳過舞後,她忽然被女扮男裝的黑人女生騎馬衝進來擄走。然後到了片尾,她再度回到大廳與男伴共舞,只是這一次,所有男伴一一被她甩開倒在地上,反而是全場女生聚攏過來低頭看著他們,意義很清楚吧?

 「美麗佳人歐蘭朵」 雌雄同體的女人

 改編自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小說,這部電影讓莎莉波特與蒂達史雲頓成為國內影迷耳熟能詳的名字,尤其這位歐蘭朵還會面對鏡頭與我們分享她╱他活過四百年的各段眉批,讓我們覺得雌雄同體的他╱她很好親近。

 因為活了四個世紀,歐蘭朵注定一生得不到的唯一優寵就是找到「同伴」。他是男人時試過戀愛、文學與政治,變成女人時則熬過社交圈的複雜難堪與性愛的歡愉失落。最後讓她擺脫命運操弄獲得新生的,是她顛沛流離躲避戰火後生下的女兒。意義也很清楚吧?

  「夢幻舞神」 自導自演的女人

 莎莉波特為何會迷上探戈,為何要拍這部片子,為何覺得探戈像太極,為何遠赴阿根廷選真正的舞者拍片,為何執意要讓自己當主角,她已經解釋過很多次,影迷可以等她來台時再好好問她一遍。這邊只講一點很有趣的,關於探戈的本質。

 根據莎莉波特自己說,初期的探戈是兩個男人一塊兒跳的,從二○到四○年代這二十年間,男人間開始學習一個「帶」、一個「跟」。只有把「跟」的角色學到完美,他們才有辦法「帶」人跳舞;而只有在男人們連「帶」的角色都學好之後,他們才會開始邀女人共舞。

 所以在片中,男舞者帕羅維農會生氣的對莎莉波特說:「妳只想到自己,這樣我沒法帶。」但莎莉波特會回敬道:「我是導演,我習慣發號施令而非順從。」她甚至告訴帕羅,她是導演,有權力隨時換角,他們兩人的權力關係不能用蹺蹺板形容,因為他們連坐的位置都爭個不停。

 對了,若大家不習慣看五十多歲的莎莉波特特寫,覺得她太自戀,也可以在她來台時好好向她「請教」一番。

  「縱情四海」 在大屠殺陰影下的女人

 雖然片中卡司包括強尼戴普、凱特布蘭琪與克莉絲汀娜瑞奇,不過影迷反應不若莎莉波特以前的作品強烈。莎莉波特曾說過,她這一代是在戰爭陰影下長大的,而她拍這部電影的理由,是想讓大家知道納粹大屠殺並不是最終的勝利者,許多猶太人或吉普賽人曾經成功逃出納粹魔掌。這個理由很常見,如果這是莎莉波特唯一的出發點,那她就不成為莎莉波特了。

 「現在大家描寫的納粹大屠殺,已經有逐漸色情化的危險了。」她在某次訪談說:「我們當然不能忘記這件事,但持續在人們眼前送出這些影像,他們能記住真正發生什麼事嗎?人們頂多變得麻木,而不會瞭解存在於日常生活的迫害與背叛才是這個事件的根源。將罪行歸咎於納粹這麼一個團體就算結束,那與任何種族歧視一樣,只是因為恐懼,就利用﹃他們與我們不一樣﹄這樣的差別劃分逃避現實。」

 聽完莎莉波特的解釋,有沒有覺得應該進戲院重看這部片子?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