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訊】
1969年心理學家金巴爾多做了一個有趣的電擊實驗。他以女大學生爲被試者,對她們說:實驗要求對隔壁一個女大學生進行電擊,不需要負任何道義上的責任,完全是爲了科學實驗的需要。通過鏡子被試們可看到那個被自己電擊的女大學生。實際上這個女大學生是心理學家的助手,幷沒有受到電擊,但當被試按下電鈕時,她假裝大喊大叫,流泪求饒,像真的被電擊一樣。
被試分爲兩組,第一組被試者穿上了帶頭罩的白大褂,每個人只露出了兩隻眼睛,因而彼此間誰也不認識,實驗者請她們實施電擊時也不叫她們的名字,整個實驗在昏暗中進行。這種情景金巴爾多稱爲“去個性化”。
第二組被試則都穿著平常的服裝,每個人胸前都有一張名片挂著,在實驗時。實驗者也都很有禮貌地叫被試的名字,房間裏的照明也很好,使被試問互相看得清清楚楚。這一情景稱爲“個性化”。
金巴爾多預言,在去個性化條件下的被試將比個性化條件下的被試在按電鈕時表現出較少的約束。
結果證實了他的預言。去個性化小組比個性化小組按電鈕的次數不但多,而且時間長。
更有意思的是金巴爾多在又一次實驗前安排被試們聽一段錄音,內客是金巴爾多與兩位將被“電擊”的女大學生的談話,這個談話主要是要表明她們具有不同的人格特點,其中一個十分可愛,樂于助人,而另一個則很自私自利,讓人厭惡。同樣在去個性化和個性化兩種情景中讓被試實施電擊,結果非常有趣。在去個性化條件下,不管面對的是可愛的還是令人討厭的人,被試都去按電鈕。
金巴爾多在實驗報告中這樣寫道:這些可愛的,在正常情况下態度溫柔的女學生,幾乎在每一次有機會時,都按一下電鈕,而根本不管被電擊的是不是一位可愛的女學生。而且一點也不感到不愉快。
相反,在個性化條件下,被試們就非常有鑒別力,他們按被電擊者的人格决定自己按電鈕的時間長短。
這一實驗證明,當群體中的個人和其他成員穿著打扮一樣,互不介紹,不暴露姓名,置身于半黑暗環境時,就會使個人隱藏其個性,感到自己是個匿名者,此時的個人融化于群體之中,把自己的行爲看成是群體的行爲,從而减少以至喪失了對其行爲後果的責任感,不再約束自己、使違反和破壞社會準則的行爲大大增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