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陶瓷史話】五代—景德鎮的陶瓷業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瓷窯的燒造歷史,大都始於五代,就總體而言,燒造年代之早,瓷窯規模之大,延燒時間之長,窯器品質之佳,在世界陶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景德鎮現已查清和發掘的古瓷窯場,大體分佈在三個區域,一為市區和近郊,二為南河流域,三為東河流域。這些早期的瓷窯場被後人稱為「龍窯」,興燒之日,火似龍騰,烈焰與柔土幻化,成功地燒造了胎質由粗而精、釉色有青有白的五代瓷器。
  
景德鎮五代時期瓷窯場的興燒盛況,為宋元瓷的精進奠定了充分有利的基礎。

──轉自《世華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江西景德鎮官窯的一期發掘工作最近告一段落,出土一批以往未見傳世的陶瓷珍品,包括明永樂年間極為罕見的青花釉裡紅龍紋梅瓶、紅釉蓋盒、黑釉刻花香爐、龍紋大碗等,都是首次發現,且對合完整。新華社報導,在出土的珍品中,特別是一件高十公分、口徑十六公分的紅釉靶盞,盞心「永樂年製」篆文印款,是迄今為止全世界靶盞中,紀年銘文最清晰的一件,即使高度發達的現代工藝,也都未能掌握這種紅釉上色原理。
  • 大紀元記者吳興俄羅斯報導/ 8月18日莫斯科時間早晨6點,格魯吉亞由於能源系統出現故障,全國停電。據格魯吉亞熱能部官員介紹,事故原因是有人用火槍向一個輸電設備射擊,擊碎了設備上的一個陶瓷絕緣體,導致連接格魯吉亞東西部的500伏線路的輸電設備出現故障,致使全國停電。
  • 說起中國陶瓷,人們知道最多的也許是江西景德鎮。然而,在上海博物館的古陶瓷展廳內,展出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窯址,不是江西的景德鎮,而是浙江江山的三卿口古瓷村。
  • 景德鎮為中國歷代著名瓷都,據《陶紀》、《陶冶圖說》、《景德鎮陶錄》、《浮梁縣誌》等古籍記載,皆說景德鎮制陶始於漢代。《浮梁縣誌》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它真實而又清楚地告訴我們:新平鎮為景德鎮最早的名稱;這裡的勞動人民早在漢代就靠山築窯,伐木燒陶。這時的陶器,已屬半陶半瓷的原始瓷器階段。到南北朝的陳朝,制瓷業有了較大進步。史書稱,景德鎮「水土宜陶」,鎮瓷「自陳以來」名天下。隋唐開始,制瓷工人掌握了用高火度燒制瓷器的方法,所制青瓷胎質緻密,釉面瑩亮;白瓷更是令人喜愛:釉面光潔,透光度好,特別是白度高。據古籍記載,景德鎮燒造的這種高質量瓷器,色澤素潤。質地堅固,被譽為「假玉器」。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曾下詔「制瓷進御」。
  • 16世紀瓷磚畫藝術進入西班牙、葡萄牙時,因工藝複雜,價格昂貴,只裝飾在教堂、修道院、王宮和貴族宅邸的建築物上,成為身份、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後來這種裝飾藝術日漸普及,開始出現在各類建築上,如今在這兩個國家很多普通居所中都能看到。
  • 宋景德年間,宋真宗命昌南進御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隨著宋的南渡,北方許多著名窯場的優秀工匠紛紛來到景德鎮,
    把當時北方先進的制瓷工藝帶了過來,從而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力量得以充實,景德鎮也因獨創青白瓷而名揚天下。
  • 景德鎮瓷業發展到元代,工藝上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在短短的一個世紀裡, 繼宋代創青白瓷之後,又創燒成功具有高鋁氧成分的白瓷、青花瓷、釉裡紅、青花釉裡紅等新品種,結束了我國瓷器以單色釉為主的局面,把瓷器裝飾推進到釉下彩的新時代,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瓷器之特色。從而把景德鎮瓷業推向遙遙領先的地位。  
  • 明代是景德鎮的鼎盛階段的開始,陶瓷藝術集歷代瓷藝之精華,取得了更高的發展。凡前代已有的品種,此時應有盡有;大量新工藝、新的裝飾手法,也先後湧現。如清新優雅,氣韻生動,足與水墨畫並駕齊驅的永樂、宣德青花;鮮紅瑩亮,色若朝霞,燦如霽日宣德霽紅 ;釉下、釉上,互相掩映,柔和精巧的成化斗彩;薄如紙、瑩如玉、吹之慾飛的永樂薄胎甜白;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嘉靖、萬曆五彩;還有黃、綠、紫相間成趣的素三彩,色如翡翠的孔雀綠、深沉幽淨的霽青,嬌艷柔美的淺黃,呈色穩定的礬紅等等,都創始於明代,如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盡態極妍。
  • 清代的前期,景德鎮的瓷業與明代一樣,代表著時代的高水平,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景德鎮瓷業的鼎盛時期,鎮內人口逾十萬,瓷業發達,商賈如雲,有「絕妙花瓷動四方,半里長街半窯戶」之說。當時的瓷業工藝達全國最高水平,創造了聞名遐邇的古彩、粉彩、琺琅彩和各種名貴色釉。造型精巧、裝飾絢麗、瓷質瑩潤,著三者兼備,構成了康雍乾三朝的輝煌成就。
  • 波士頓美術館最近整修完成的展廳展出150多件、跨越4,000多年歷史的珠寶,主題:「超越輝煌:聚焦館藏珠寶」(Beyond Brilliance: Highlights from the Jewelry Collection)。這些珠寶述說著從遙遠的過去到現在,關於愛情、戰爭、死亡、全球貿易、政治、科學與藝術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