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高齡化社會來臨,老人失智症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醫師表示,目前沒有藥物可以延緩失智症的發生,想要預防失智症,除保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多用腦、多運動。
根據國外文獻指出,年輕時多學習、多用腦,是有助預防失智症發生的。署立嘉南療養院高年精神科主任歐陽文貞表示,目前尚無任何藥物可延緩失智症的發生,不過他說,「早年多用腦學習,神經元的交錯會比較好,保的本比較多。」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基本上就是動,身體的動和心理的動。」她鼓勵老人家逮到機會就該多動腦筋,聊天、麻將、下棋、拼圖都是很好的活動。
除增進認知功能的活動外,老人家也應養成規律運動的良好習慣,兩者皆有益於腦部認知功能。湯麗玉說,老人家「享清福」的觀念應有所改變,家務事儘量幫忙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因為身體勞動時,腦筋也會跟著轉。
此外,歐陽文貞也提醒,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用藥,例如長期服用傳統安眠藥,就可能與失智症有關,部分安眠藥有抗乙醯膽鹼的作用,而治療失智症的藥物卻是要增加大腦乙醯膽鹼的分泌。至於喝酒會大量消耗人體維他命B群,進一步可能傷害神經元,而毒品也會對腦部造成傷害。
雖然打麻將是不錯的活動,但歐陽文貞提醒,老人家打麻將應有所節制,若過於沉迷,不但熬夜傷神,也容易引發腦中風,反而會引發血管性失智症。
除了老年人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因為容易健忘,擔心自己患了早發型失智症。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葉炳強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容易緊張、焦慮,偶爾忘東忘西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度緊張,大部分覺得自己健忘而到門診報到的民眾,都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六十五歲以下的早發性失智症者不到所有失智症患者的一成,甚至有一%還是憂鬱症引發的假性失智,絕大部分都是在六十五歲以上發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