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洛經文處龔中誠: 誠徵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大紀元記者小明、春林聖地亞哥報導】全僑民主和平聯盟聖地牙哥支盟年度大會於8月23日星期三晚上在聖市召開。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龔中誠副處長發表了題為「誠徵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剖析最具挑戰之三角題目」的演說。
龔副處長把台灣、大陸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比作最具挑戰的三角題目。簡要介紹了這道難題的起源之後,龔副處長指出,目前世界上的幾大熱點地區如中東、南非及朝鮮半島都擁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像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賓、南非的圖圖大主教和前總統曼德拉,韓國的金大中,唯獨台海兩岸、這一牽動世界上眾多敏感神經的地區尚沒有產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龔副處長鼓勵在場人士運用在北美長期生活中獲得的豐富的對民主社會的認識,運用自己的智慧,爭取在10年或20年以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龔副處長指出,台灣政府在台海兩岸關係問題的態度上經歷了從「理想」到「務實」的過程。蔣介石的採取了比較理想的反攻和統一政策。從蔣經國開始,台灣政府逐漸務實,「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李登輝政府很大程度上繼承了蔣經國的策略,提出了「台灣優先」、「本土化」。而2000年陳水扁當選台灣總統,開了世界上華人政權反對黨領袖當選總統的先河。作為一個民主政權,台灣政府在制訂政策時要照顧選民的看法。除了延續前面政府的做法以外,民進黨政府的特點是越來越民主化,越來越照顧民意。所以提出「四不一沒有」的策略(即在任內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兩國論不入憲、不推動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回顧這幾十年的歷史,台灣政府從比較理想的「右」發展到「中間偏右」。而「中間偏右」恰恰是大多數民主政府的常態。
另一方面,大陸的共產黨政權對台灣的政策也經歷了變化,由主張動武,到70年代末以來的立足於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由於大陸是一黨專制,民間對政府沒有影響力,政策沒有連續性,朝頒夕改,今天是「改革開放」,明天就「反對精神污染」,讓人無所適從。最近在香港拋出23條更說明「一國兩制」的虛假面目。龔副處長因此說大陸政府「沒資格成為我期盼的對象」。令人欣慰的是,1989年以後,人民對政權失望,海外華人把資訊帶回大陸,更多的民眾渴望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龔副處長「對大陸同胞抱有希望」。
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是這個三角難題中的最大角。從歷史上看,美國對兩岸互動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因為兩岸問題不只涉及兩岸,而是整個國際關係的重要一環。
龔副處長總結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凡事有前因才有後果,時代變遷並不是歷史的宿命。有志於解決台海難題的人士應以美國的分權制衡為榜樣,力爭採取「上上策」。如是則不久的將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行列裡,就會出現一個中國人。
全僑民主和平聯盟成立於2002年1月,宗旨在於「團結全球僑胞之力量,宣揚並落實民主與和平價值,共同促進大陸民主改革及保障台海之穩定、安全與繁榮」。目前,聯盟已在世界六大洲建立了幾十個支盟。
聖地牙哥支盟理事長黃莉莉女士為本次大會致詞,並代表支盟接受了市政府的褒獎。
聖地牙哥近200位僑界人士參加了大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