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台灣麥當勞去年底無預警結束十五家分店後,再傳將暫緩拓展新店計畫,並已裁併新事業發展部,台灣麥當勞公關經理陳家祥昨日證實,配合全球麥當勞把現有的門市經營得更好、讓現有顧客更滿意策略,該公司展店會趨緩。
台灣麥當勞在董事長李明元重披戰袍出任總裁後,內部也進行大幅度的組織與人事調整,原資深副總裁吳昕顥已辦理退休,其業務由曾任香港漢堡大學校長,後轉任新事業發展部的執行協理張淑華暫時接手負責。
台灣麥當勞在全台劃定的台北市、台北縣、中區與南區四大區域事業部,則先「虛擬」的將北市與北縣整併為北區,由副總裁劉厚倫負責,中、南區則整併為南區,由原南區總經理洪明山升任南區副總裁,四區則不再設區總經理,只設區協理。
民國七十三年元月在台北市民生東路開設首家門市的麥當勞,曾創下單日營收一百萬元的佳績,當年年營業額二點四億元,至民國八十七年年營業額已突破一百三十億元,十五年成長五十幾倍,該公司八十四年就宣示,八十九年展店將達四百家,九十七年隨著外食人口成長,店數可成長至一千家。
不過,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後,國內速食業似乎開始由成熟期向下萎縮,麥當勞也遭遇同樣經營瓶頸,開過的「店號」達三百八十餘家,但扣除租約到期與經營績效不佳的門市,至今實際的店數僅三百四十九家,原先和部份量販店、購物中心簽訂進駐的合作意向書,據悉,已先行暫緩。
台灣麥當勞公關經理陳家祥表示,麥當勞全球新總裁上任後,就曾宣示全球麥當勞現有的策略是把現有的店經營得更好、讓既有的顧客獲得更滿意的服務,台灣麥當勞配合總部策略,在優先順序考量下,展店確定會趨緩,但將來若有好的開店地點,還是會再開新店。
該公司已成立顧客關係部,由原新事業部協理且曾任公關部協理的李伯章調任負責,但陳家祥說,新事業發展部結束是考量階段性任務已達成,並已完成公司設立KIOSK點心屋和McCoffee的規劃,剩下的任務將交由營運發展部與開發部負責。
西式速食業 最冷的夏天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去年,全球速食業「巨人」麥當勞出現四十七年來首度虧損,在哈帝、溫娣、小騎士等西式速食品牌先後退出台灣市場後,登台十八個年頭的台灣麥當勞也同步結束十五家分店,讓台灣西式速食業儼然跌到了谷底。
西式速食業市場還在萎縮之際,吮指王、KLG等本土炸雞連鎖店,就以外觀招牌、傳單與產品設計像極了肯德基「分身」的姿態,爭食肯德基的炸雞市場;統一超商則鎖定龍頭麥當勞的漢堡直接宣戰,讓市場猶如雪上加霜。
巧的是,台灣麥當勞、肯德基、摩斯漢堡去年底至今年中,第一線作戰的總裁與總經理都走馬換將,業界認為,低迷已久的西式速食業,在新將領軍下,今年勢得要全部動起來。
肯德基台灣區董事總經理吳美君表示,銷售有起有落,但西式速食業還是有前景的產業,她認為,業者需不斷的因應外食市場變化,調整經營型態與手法。
吳美君認為,肯德基目前在全台所有商圈的密度還不夠,加上消費者生活忙碌、停車不易的特性,未來肯德基展店重心將轉型偏重可以設置「車來速」點餐車道的商圈為主,業者需因應變化隨時調整,才有本事往下走。
摩斯漢堡總經理袁世民則指出,二十年前,飲料是西式速食業者大宗的利潤來源,但近十年,西式速食業的飲料市場,被飲品小站與咖啡連鎖店分食,漢堡等主食市場則被便利商店熱食產品搶掉,競爭對手都是異業,非同業。
他表示,由於摩斯有高達七成的來客是十五至四十歲女性,這是其他同業沒有的競爭優勢,因此,摩斯未來將專注於經營這群女性的小眾市場,保留FastFood(速食)中Fast(快速)的元素,淡化賣漢堡的印象,同時加入休閒的感覺。
漢堡王協理李維溪表示,僅有二十家門市的漢堡王也不可能介入同業的價格戰,反而會採取避開策略,迴避同業的流血價格戰,由於漢堡王的主要客層是青少年,未來五年這群八至十四歲的主要客層消費動態如何演變,將是漢堡王運籌的重點。
在台灣市場比麥當勞早十年開店的本土品牌,頂呱呱炸雞連鎖店協理鄧有松則表示,這幾年當諸多國際西式速食業品牌紛紛退出市場,頂呱呱還得以在市場佔據一方,主要是頂呱呱永遠堅持自己的定位,不介入價格戰,開店要具投資報酬率的地點才開。
鄧有松說,未來頂呱呱也不會盲目擴充,會保持在三十至四十家店數的規模,並以新設立的「TK2」多國料理餐廳做為頂呱呱商品研發中心,保守穩健的引進新品,他認為,保住舊顧客比開發新顧客來得有經營效益。
台灣麥當勞公關經理陳家祥則表示,台灣麥當勞過去嘗試的McSnack與McTreat型態的門市已確定結束,未來將著重於既有門市複合KIOSK點心吧經營,目前已有三十家店設有點心吧。
至於McCoffee目前已在台北市天母開設一家McCoffee獨立店,並在部份門市引進McCoffee複合經營,未來可望再引進國外McCoffee的成功經驗來台,但詳細展店計畫和目標營運發展部和開發部還在評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