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婚姻
【大紀元8月10日訊】這是個昭君出塞的年代,中國自古以來從沒有這麼多的婦女希望成為外國人的老婆。實際上每年、每天都有不可數計的中華婦女與外國人結婚、同居、以及搞不正常關係;而最令人震驚還不是這個現象,而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全國人民的心態,從城市到鄉村坦然表露的心態。
我們在歐洲生活了大半輩子,在這裡結婚、生兒育女,孩子們又在這裡長大、成家立業;卻放不下「祖國情結」,經常在故鄉和故人中尋尋覓覓。對於國內的社會生態、同胞的思想行為多所關注。下面舉幾個發人深省的事例:
在一個華僑聚會的場合,鄰座是兩位國內出來的女學生,談話指手劃腳、旁若無人,甲說:「你現在可好啦,外國籍也有啦!生活安定了,可別忘了老同學」。「你知道他大我四十多歲,侍候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外並不好過,還有他那些兒女,結婚之日先簽下合同放棄遺產、不能生孩子…」乙說。「你好好哄著他,人心是肉做的,何況是夫妻,還怕不聽你的。你那些手段我還不知道!你千萬替我留意,老醜我不嫌」。
北京有位畫家,愛人是高中英語教師,兩個女兒聰明俊秀,先後去德國留學,都嫁給德國人;媽媽應邀去照顧女兒生產,女兒也幫媽媽找了個對象也同居了。
北京的名中醫大夫,來布魯賽爾看女兒,幾年前她女兒來觀光旅游,結識了個洋人就火速嫁了,五年生了三個孩子;不料這個老外又被帶孩子的新來的小妞搶走,正打離婚官司。
東北鄉下有個親戚的女兒出國留學,她父母叮嚀說:「走吧!越遠越好,可別回來!要嫁個洋人呀!」
我們有兩個女兒在這裡出生長大,他們都嫁了洋人;我們也曾希望並努力選個中國女婿都不成功;因為他們是受的當地的教育,中文程度雖說不錯,但文化背景是外國的。台灣人把他們比做香蕉,外表是黃的,裡面是白的。現在國內的女子裡裡外外都是黃的,卻都希望嫁給白人;一旦嫁了也能相安無事。中國女子的韌性是驚人的!
可是一個國家的子民如此強烈地希望擺脫他的祖國,為政者也該好好地檢討一下了。這叫我想起孟老夫子的一些話:孟子生在戰國時代,群雄爭霸,各國領導人都急功近利,很像目前的國際局勢。孟子見梁惠王一章,曾引尚書「湯誓」說明人民痛惡時政、寧可與其偕亡;因為當時無處可逃,只好企求同歸於盡;現在有逃脫之法就不擇手段地逃走再說了。
台灣的婦女也很熱衷於嫁洋人,她們也是裡外皆黃的炎黃子孫;但她們另有苦衷,不牽涉政治問題。她們的苦衷是目前台灣陰盛陽衰,一夫難求;學歷和地位越高越不容易。以下舉幾個實例:
好友W小姐家中是製造商、出口商,嫁給瑞士的客戶。先生大她很多是跨國公司的總裁,資財無算。結婚之日也簽下合同放棄了未亡人的權益。送走了老公就和他的家人勾心鬥角,連年纏訟。結果撈到不少;錢財還是小事,總比在台灣做終身女強人有意思。
好友M的妹妹、基督教家庭非常保守,來歐洲留學,畢業後在荷蘭為台商工作,嫁給荷蘭人,家庭美滿。另一好友P的妹妹,情況相似,她們如果回到台灣肯定會遇到擇偶問題。
台北有位世交的女兒,大學畢業、在自家的公司做外貿部經理,到德國出差,結識一位原藉羅馬尼亞的教授、大她三十多歲,不久就嫁了,到德國定居。這是個老光棍,有很多怪癖。夜晚工作,白天要睡到午後三點,不能有半點聲音擾他的清夢;為人又非常小氣窮酸,吃一定的超市買的食品、家中從不開伙,不能有一絲油煙。他們也上中國飯館,為了省錢兩人合吃一份定餐。這位台北小姐出身世家,生活優裕慣了;可是昭君出塞嫁雞隨雞,倒也相安無事。教授已退休多年,現在走到人生的終站,一生積蓄是帶不走的;她想到將來自由的日子,覺得自己還是嫁對了。
早年中國留歐的學生與外國人結婚的很多,大都夫唱婦隨、白首偕老。我們的朋友中有許多這樣的恩愛夫妻,令人欽敬,像音樂家C夫婦、工程師W夫婦、醫生及化學家P夫婦、實業家H夫婦,不勝枚舉;可當年他們是戀愛結婚,沒有以結合為手段以達成其他的目的。
這幾年在此間超級市場常常遇到中外婚姻的夫妻、拖著漂亮的混血兒購物。他們大都操英語,但聽得出這是借外國語來溝通的,他們兩人原都不是說英語的。這樣的家庭孩子長大了多半會向著媽媽,媽媽又多長命;所以這個昭君最後可能成為一家之主、一方的人物。這個現象有日益擴大之勢,瑞士一個大城有個中國太太(嫁給瑞士人的中國太太)俱樂部,會員五百多人。如果以近年來昭君出塞的增長率來推算,若干年後世界各國、尤其是文明先進諸國都會充滿了昭君世家,這幾乎可以算出數字來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