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生活萬象

兒福學者:少一點要求,多一點傾聽

【大紀元7月4日訊】針對近日連續發生攜子自殺、學童自殺事件,兒童福利學者、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表示,自殺年齡下降,往往發生於社會迷亂現象顯著時,同儕之間的傳染力也很強。青少年自殺的理由未必是傷痛或挫折造成,往往都是憂鬱症作祟,加上青少年不懂得求助或遭受忽略,才會做出自傷的行為。

馮燕說,兒童往往被視為家長的財產或附屬品,所以才會發生家長攜子自殺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忽略或是大人吵架時隨口說的賭氣話,都可能是兒童壓力或不安的來源。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一旦受到創傷又不懂得抒發,就會對大人失去信任、對社會反感、獨善其身等負面人格,比較無法了解愛、珍惜、熱情和尊重,如果這樣的兒童越來越多,長大後將致使社會衝突的增加,並影響台灣邁向「公民社會」的發展。

馮燕建議,與兒童相處並不難,家長只需要提供時間及耐心,少一點要求,多一點傾聽。老師也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及機會,原諒比處罰更有效果。大眾媒體也可以善用媒介的特性,引導兒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紓解壓力的方法。──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