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4日訊】據自由時報6月4日報導,電腦駭客將以刑法伺候,校園學子很可能成為開刀對象?教育部近期接獲案例顯示,學生電腦犯罪案件五花八門,除了灌爆他人信箱、入侵網站、破壞軟體外,年齡亦有下降趨勢,甚至有小學三年級學生因為竊用他人網路資料而被告上法庭。
為降低學生電腦犯罪可能,教育部除將彙集各類電腦犯罪案件編印成冊,自今年暑假起廣發給各級學校,藉以勸導學生避免重蹈覆轍犯下大錯;教育部並研議在大專、高中職等各級學校校規中,統一將電腦不當行為納入規範,藉以將資訊法制教育的年齡層往下延伸。
日前一位建中學生侵入總統府網站引發各界注意,事實上,隨著資訊科技教育普及化,台灣學生透過電腦犯罪的案例也越來越多,教育部近日將整理各級學校發生的電腦觸法事件,預計出書作為宣導教材。
南部某知名國立大學近日就傳出有一名研究生,因為在研究過程中,與電腦廠商發生不快,這名研究生一時氣憤,刻意設計病毒癱瘓該廠商設計的電腦軟體,不僅造成廠商損失,使用該廠商電腦程式的台灣大學等其他學校電腦,也因此全部當機癱瘓。廠商一氣之下告上法庭,學校被迫只得出面協調,才使得這名研究生免於背上罪名葬送前途。
教育部人員指出,學生往往是因為一時好勝或尋求競賽刺激,因此灌爆他人信箱或是侵入他人網站、破壞特定程式軟體等行為經常出現。目前更令人擔心的還有,許多並無惡意的學生,則可能是在網路上找資料而觸犯著作權法。
有一名中部某大學學生,為了設計個人網頁,在未告知狀況下「借用」了某個旅遊網站的資料,遭到網站業者求償十數萬,這名大學生因為無法償還,竟一度自殺輕生,被學校及家長發現後才協助解決。
另外,也有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同樣也未經許可「借用」了這家旅遊網站資料,也被告上法庭,家長只得賠償六萬元尋求和解。
教育部電算中心指出,教育部經常呼籲學生注意電腦科技倫理,也希望各級學校加強資訊法制教育,但成效一直有限,因此在各大專校院將不當使用電腦行為納入校規處分項目後,教育部也將研議直接把電腦不當行為納入高中職校規。
另一方面,也將要求大學加強對於學生電腦使用習慣的調查偵防,甚至將評估是否協助加強中小學老師及家長的電腦能力,希望家長也能一起協助督促學生正確使用電腦,免得不小心觸法,就可能斷送大好前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