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依然存在擦槍走火的可能性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宣布停止對以色列目標的攻擊,但條件是以色列也必須停止攻擊行動,同時解除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封鎖,但以色列立即拒絕接受,堅稱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必須解除武裝,雙方缺乏互信,再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巴勒斯坦主要武裝激進組織–哈瑪斯與回教聖戰組織,二十九日宣布停火三個月,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組織隨後也宣布支持停火,並將停火期限延長為六個月。另外兩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阿克薩烈士旅和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雖然沒有立即跟進,但也沒有表示反對。
巴勒斯坦方面同時提出附帶條件,包括:以色列必須停止暗殺巴勒斯坦組織領導人、停止突擊及摧毀巴勒斯坦房舍、釋放所有巴勒斯坦囚犯、解除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封鎖,包括解除對巴勒斯坦最高領袖阿拉法特的行動限制。哈瑪斯發言人蘭迪斯警告說:「如果以色列不履行所有條件,我們也不受停火限制。」
以色列立即拒絕所有條件。外長沙隆接受以色列電台訪問時表示,這項停火實際是枚「定時炸彈」,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可以利用停火三或六個月的時間重新整合,做好下一波攻擊以色列的準備,因此以色列堅持必須依美國主導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要求,進一步解除哈瑪斯等「恐怖組織」的武裝。美國政府也支持以色列。
不過,以色列雖然拒絕接受停火條件,但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絲的施壓下,仍然在哈瑪斯宣布停火後,於二十九日晚間自佔領的巴勒斯坦加薩地區撤軍,並在三十日晨完成撤軍行動,由巴勒斯坦警察和保安部隊接管安全責任,及制止對以色列的攻擊活動,作為雙方開始履行「路線圖」中由巴勒斯坦當局收回轄區統治權的一部分。
在美國、歐洲聯盟及阿拉伯國家的強大壓力下,互不信任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勉強做出暫時停火與局部撤軍的動作,雙方都不願被看成是無意謀求和平的恐怖分子,也算是對國際社會支持的中東和平「路線圖」的第一步測驗,但成敗與否,由於衝突各造之間的猜疑仍然存在,雙方乃至居間斡旋者如美國,也都沒有十分把握。
對巴勒斯坦人而言,歷經數十年來的武裝「抗暴」活動,犧牲無數生命,冀望的就是「路線圖」保證的二00五年建國目標,但停火後,做為「抗暴」主幹的武裝組織變得無所作為,甚至可能遭到繳械、解除武裝,而以色列雖然也停火,但如果仍拒絕全面撤出巴勒斯坦地區,繼續佔有屯墾區,則不但巴勒斯坦人不願接受,阿拉伯世界也將會繼續鼓噪。
其他如巴勒斯坦人要求在東耶路撒冷建都的要求,與以色列堅持耶路撒冷為猶太人聖城的主張,也是雙方至今一直相互衝突的根源所在。此外,阿拉伯世界也要求以色列撤退到一九六七年中東戰爭之前的疆界,包括歸還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但以色列以戈蘭高地掌控本身戰略安全與利益的需求,也不可能歸還。因此,儘管美國總統布什、國務卿鮑爾以及國家安全顧問萊絲相繼訪問中東,會晤巴勒斯坦領導階層,擔保二00五年建國目標,換取巴勒斯坦人停止自殺式的「抗暴」活動,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人停火後,是否有誠意協助巴勒斯坦人建國,是否願意放棄巴勒斯坦土地即猶太人聖地的觀念,這些態度至今始終曖昧不清,也是中東和平的最大隱憂,雙方再度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