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上海浦東台灣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盛九元指出,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後,台商在中國大陸經營出現新挑戰,兩岸經濟合作模式則需要一些必要的調整。
盛九元在中國大陸「新經濟」雜誌上撰文分析,兩岸入世後出現的新形勢首先是,中國在吸引海外投資中所採取的優惠措施將逐漸取消,代之以國民待遇原則,這會對部分在大陸投資的台商將產生一定的衝擊。
同時,入世後大陸的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吸引更多具有雄厚實力的跨國公司前往投資,這會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商造成競爭壓力。
至於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區域內投資自由化,勢必加劇區域內產業結構和企業兼併的調整,削弱對區域外投資的熱情,則會對台商形成潛在的威脅。
盛九元指出,台灣入世後在推動自由貿易的問題上轉趨積極。但其中在兩岸建立自由貿易區方面,還有幾個障礙有待解決。一是貿易壁壘的消除,簡化貿易層次的程序,加速貨物的自由流通,以有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市場規模的擴大,以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三是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生產率,加強國際競爭力。四是促成各成員研發和生產的結合,相互貿易與投資的擴大。五是各成員以綜合協調的行動,加強和擴大對外經濟合作關係,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他指稱,中國大陸與香港、澳門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這一發展趨勢對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將起到積極作用」,「建立自由貿易區可能成為大陸促進兩岸貿易的目標」。
據指出,台商至大陸投資出現由勞力密集向資本技術密集轉移、由南方向北方、由沿海向內地、由單項開發向區域綜合開發、由中小企業向大型企業發展、由外銷導向轉為內銷取向、由個別產業向連鎖經營等的轉變。
目前台商對大陸的投資區域布局,隨著大陸經濟發展與開發重心的轉變而轉變,在珠江三角洲的投資仍在增加,但對長江三角洲的投資則出現大幅增長的趨勢。但是今後台商能否成功因應上述挑戰,還要看主客觀條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