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蹟
【大紀元6月24日訊】文化空間的經營一向不容易,規矩、限制特多外,古蹟維修與保險費用也相當驚人,加上任何變更都得報請監督委員會核准,談有效掌握商機賺錢更是難上加難。在政府要求承接單位「自負盈虧」的遊戲規則下,不只台北故事館,光點台北電影主題館也委外由協力廠商經營庭園咖啡廳與紅酒吧,甚或紅樓劇場自營咖啡廳,不過餐飲副業的經營是否能夠回饋、支撐文化活動的需求,抑或文化最後淪為配角,文化與商業間相互拉鋸的現實考驗著文化人的智慧。
其實,文化人承接古蹟活用空間,立意良善,每個單位或個人都是懷抱著深耕與推廣文化的理想而來,但難為的是,遇上了台灣人「民以食為天」的生活習性!長久以來,我們總是聽到人們談論哪家餐廳美食一級棒,引發趨之若鶩、大排長龍的人潮,但卻從未聽言過哪件「文化事」成為全民運動,甚至持之以恆的成為「習慣」,文化之於台灣人民向來不是「必需品」,不僅民眾如此,整個政府組織中看待文化亦是如此邊緣的態度,台中二十號倉庫隨時可因交通建設而拆,藝術家挪到他處,還不是照樣可以創作。
古蹟活用面臨商業經營與文化拉扯的現實考驗,是主事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非營利事業的管理經營要與一般商業管理有所區隔,才不至於模糊了主體,我們真的感謝承接古蹟活化空間的文化人,經營得如此困難與辛苦。一項美意文化政策的影響需要時間,希望文化人能堅持初衷,莫為商業現實所干擾,更期盼台灣的古蹟或歷史建築活化能成為大家生活談論的一部分。
圖:紅樓的餐飲服務主要方便觀眾來看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