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三峽工程中的白帝城──近水樓臺?

王維洛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訊】三峽水庫開始蓄水,三峽工程進入了一個轉折性關頭,進入了所謂的“收穫”的季節。關於三峽工程的利弊,世人有不同的看法。作家張潔批評三峽工程將破壞許多文化遺產,即遭到一些人的攻擊,說作家不懂水利工程,不要妄加評論。但也有不少作家說三峽工程雖然破環了一些景點,但是又創造出許多新的景點,功大於過。

白帝城,是長江三峽的一個盛名的歷史遺跡。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有一口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公孫述便自稱白帝,此城就稱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並立其塑像以作紀念,該廟為白帝廟。風水輪流轉,後公孫述象被毀,人們立江神、土神和□援象,改稱三功祠。後來又改立劉備和諸葛亮象,稱正義祠。再後又添加了關羽和張飛象。白帝城也是劉備託孤的地方,但是在扶不起的阿斗的領導下,諸葛亮一直也沒有完成匡復漢室的大業。白帝城為一完整的建築群體,主要建築為明清建築,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等,建築與山體、水景渾然組為一體。

唐宋以來,李白、杜甫、劉禹錫、陸游、范成大等著名詩人都曾來此,並留下了許多名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稱。最著名的要數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白帝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在雄偉的夔門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秀麗。從山腳下,要登近千級台階才能到達白帝廟前,這是感覺到白帝城的雄壯。在白帝城可以觀賞夔門的景觀。

1982年鄧小平批准三峽工程,遭到許多人的反對,特別在1985年至1987年的幾次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會議上,一些代表提出應該放棄三峽工程,三峽應該成為國家博物館,因為那裡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有珍貴的自然景觀,這一切都是不可替代的。國外報刊上也出現白帝城將被三峽水庫淹沒的文章,表示反對建設三峽工程。

三峽工程主上派則也把白帝城作為他們上馬的依據:白帝城山頭的高程為230米,連接後山的山凹為海拔150米,三峽水庫蓄水後,凹部將淹入水中。白帝城前的江面將拓寬到400─800米,而白帝城下的夔門口拓寬有限。白帝城將成為守衛夔門的四面環水的島,風景將更加美麗。

白帝城就成為支持和反對三峽工程的一個象征物。

2003年6月1日,三峽水庫開始蓄水,6月9日晚大壩處蓄水至海拔135米。6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登載了新華社記者楊磊拍攝的白帝城部份建築物的照片,題目為“近水樓臺”的白帝城。照片旁有這樣的註釋:三峽庫區壩前水位成功蓄水至135米高程,三峽著名景觀白帝城不再為“白帝高為三峽鎮”,而成為瞿瑭峽口的一座“近水樓臺”。圖為6月12日拍攝的白帝城景區一角。

記者在這裡想給讀者帶來什麼信息,就象白帝城井中冒出的白氣一樣,雲里霧中似的。此次三峽水庫蓄水,庫區壩前水位至135米,但這只是第一步,今後還要抬高蓄水位,海拔145米,156米,175米,記者在這裡記錄的建築物,到那時又在哪里呢?還能“近水樓臺”嗎?從這張照片中,讀者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白帝城的建築群,白帝城的景觀在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75米時,將遭受嚴重的破壞!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三峽蓄水第三天發生躉船走錨漂流意外事件
三峽水庫開始蓄水爭議仍然不斷
大陸宣稱三峽工程今年無懼百年一遇洪水
三峽工程與長江洪水將正面交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