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十五日電)今天是西方父親節,儘管香港很多孝子孝女都盡量陪同父親渡過佳節,但一項調查卻發現,本地不少已婚男士反而認為養育兒女不如儲錢防老,索性選擇不做父親;在過去十年,二十五至三十九歲以下擁有孩子的已婚男士減少超過五成。
香港政府統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香港擁有十八歲以下孩子的三十至三十九歲已婚男士愈來愈少,由一九九一年的二十五萬一千四百多人,下降至二零零一年的十一萬零一百多人,跌幅達五成六。
研究人口學的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高級講師葉兆輝認為,統計數字這符合香港男士遲婚和遲生育的社會趨勢。
香港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社會工作主任黎偉倫指出,已婚男士不肯當父親,主要是被前景不明朗和工作壓力嚇怕,自覺自身難保,不敢承擔生兒育女的責任。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認為,男士拒絕做父親的心態,除了不滿經濟現狀之外,也顯示對婚姻長久的信心下降。他說,由於香港離婚率高,不少夫婦擔心婚姻破裂,寧願不生育以策萬全。另外,統計數字又顯示,即使男士願意做父親,但首次做爸爸的年齡也推遲了。在三十歲以下首次做父親的已婚男性減少三成八,由一九九一年的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二人,減至二零零一年的七千二百三十人。而在三十五至三十九歲擁有首名孩子的男士,則由四千五百一十二人,升至六千二百五十四人,升幅三成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