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黃瑞弘台北十二日電)應台北市政府之邀來台的美國防疫專家彼得斯(Clarence JamesPeters),在連日參訪多家醫院,與本地專家會談後,對台灣的感控防疫措施多所讚譽。彼得斯強調,SARS 病毒也許不會消失,但只要接受適當訓練,人們就可以和對抗其他病毒一樣對抗 SARS、控制 SARS疫情。
具有上校軍職身分的彼得斯,曾任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病毒及立克次體疾病組、特別病原體科主任,現任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德州第四級生物安全檢驗室主任,投身流行病毒研究長達三十年,曾與伊波拉病毒等多種致命病毒實地作戰,有「病毒追獵者」之譽。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 SARS 疫情爆發後,來台進行疫情調查的美國疾病管制局專家提供許多感控實際建議,對市府防疫工作助益甚大,市府也認為有必要邀請國際病毒專家來台,在振興醫院副院長葉明陽、前國防醫學院教授金權等人介紹下,五月下旬由台北市長馬英九親自寫信邀請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彼得斯來台。
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彼得斯沒有時間遊歷寶島名勝風光,而是穿上隔離衣參觀台大、長庚、三總、松山、中興等醫院,並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中央研究院的專家討論棘手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處置。
彼得斯答覆中央社記者詢問時坦言,來台灣之前,他沒有實地接觸過SARS,這種病毒或許在世界上存在已久,但對全人類而言卻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全新的疾病,直到去年十一月在廣東被發現,今年初散布開來才引起廣泛注意。SARS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不同,人類對此病毒不了解,也不了解其突變情形,卻不能忽略它未來繼續變種,或者引發其他新疾病的可能。
彼得斯說,SARS 是一種人際傳染疾病,如果不設 法對抗它,就有可能釀成全球大傳染。人類必須繼續增加對它的了解,以找到合適的、可能的、有效率但或許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法。「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有效疫苗至少還要三、五年才會出現,在那之前我們必須繼續和現在一樣對抗 SARS,但得用更聰明的方法」。
回顧流行病毒史,彼得斯指出,SARS 與若干疾病 有類似之處,人類可以從以往對抗流行性感冒、呼吸融合病毒(RSV),以及一些鼻類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經驗,找到防治SARS的參考依據。而他曾處理過的伊波拉病毒、漢他病毒,甚至出血熱等,也可以提供部分防治建議;他已把他的看法和疾管局、中研院專家討論過,大家的共識很高。
雖然台灣的疫情已見緩和,但彼得斯直言,SARS 很難完全消除,大家必須了解 SARS 會繼續存在(SARSis going to be with us),人們得從經驗中學習,做好防疫措施,政府公衛體系也有必要積極介入。「只要接受適當訓練,我們可以對抗它」,他認為台灣已有很多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民眾面對 SARS 威脅的反應、社會動員程度也讓他印象深刻。
由於兩岸往來密切,彼得斯說,台灣不可能停止全球化步伐,有效的防疫方式不是自我封鎖,不與大陸這個主要經濟夥伴往來,而是設法讓從大陸來的人一有疾病就通報並接受診治。
面對這項新疾病,彼得斯認為目前唯一的方法是設法藉由發燒症狀,追查哪些發燒病人是可能的感染者。他認為台灣在這部分做得很好,否則他就不會冒險帶著妻子一起來台,他也認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應可解 除對台灣的旅遊警示。
因應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 SARS,彼得斯強調,每 一家醫院都必須有所準備,必須能夠及早診斷出可能的病例,及時阻斷病毒傳播可能。但他也認為設立 SARS 專責醫院仍有必要,正因為院方知道醫院內有 SARS 病患,專責醫院也許會比其他醫院更安全。
實地觀察過台灣的防疫措施後,彼得斯認為台灣的公衛醫療體系應變表現傑出,疾管局效率不錯,PCR 檢測使用率很高,實驗室之間的比對也早已建立制度,這些都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彼得斯也進一步建議台北市政府應設立市府層級,分級啟動的 SARS 防疫機制,設法從已知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染)阻隔病毒傳播,並深入調查所有的 SARS疫情,訂定明確、一致的病患隔離標準,透過媒體宣導和公共教育讓民眾了解如何防疫;同時訂定醫護人員(包括看護工)訓練計畫,建立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身心支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