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7日訊】 據自由時報5月7日報導,SARS的衝擊、腸病毒及登革熱的威脅等,房屋銷售業者觀察,「健康要素」未來將可能是房屋銷售的基本配備之一。
台灣在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之下,環境衛生引發的健康疑慮,理論上應該是越來越少,但問題是,台灣先前爆發的腸病毒及登革熱流行疫情,都跟環境衛生惡化有直接的關係,這實在是一個號稱福爾摩莎–美麗之島的大諷刺。
流行病,跟人與人之間的過度密集有直接的關係;以居住環境而言,台灣一些老舊社區,人口過度密集、都市更新條例的管控過度冗長,居民不願輕言配合,甚至有建商願意開發老舊社區,卻碰到住民獅子大開口地要求補償金,最後導致建商整合失敗,當然,老舊社區也就越發的老舊,問題也就越發的叢生。
新社區的好處是,建物、管線都是新的,也有新的都市規劃,在容積及建蔽率上都比較低,因為社區老舊及過度密集所形成的住宅健康壓力,在新社區都可以獲得紓解。
賣房子也要賣健康,事實上是個不太新的觀念,但過去銷售房屋著重價格,而今因為都市老化觀念必須跟著調整;價格一樣是焦點,但「價值」的內涵則已有不同。保值是重要的,交通是必需的,但「健康概念」也從附加訴求變成必需的條件。
這種銷售概念,正在房屋銷售系統形成,從SARS疫情爆發以來,有些建商採取縮手態度,以避開SARS壓力,不過,也有建商正面迎擊,例如SARS爆發第一週,位在南港的「和楓大賞」就開始用這種銷售訴求,以面對公園的優勢,強調「只有公園能對抗SARS」。
如此的借力使力,有相當的效果,因此包括一些擁有綠地、公園區位優勢的個案,及本身就是比較具有綠建築意識的個案,也開始正面訴求「換新屋抵抗SARS」。
一些個案包括桃園蘆竹「遠東世界花園」標榜健康住宅、基隆「台北e-go願景特區」、桃園「新站御庭苑」都因社區擁有大片公園綠地,提出「環境免疫學」觀念作為訴求;而新店的「湯泉美地」及台北市中山區的「華爾道夫」則是在熱銷之後,持續促銷。
其實台北都會區內有些地方發展已到一個瓶頸,亟須更新,但冗長的營建法規,市民不輕言改變生活環境,導致這些瓶頸一直難以突破,甚至成為諸多流行病迸發的高危險區域。如何將這些發展的瓶頸區做適度的更新調整,是流行病防疫戰的一個重要環節;建康概念不只是要在新社區推動,在老社區也要同步推廣,才有全面性效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