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因果故事:善念感化少尼 雙雙修成正果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9日訊】書生高國泰,宋朝杭州人,自幼父母雙亡,家貧寄居于姑母的尼姑庵讀書,圖取功名。庵中有位少年尼姑,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見高國泰气宇非凡,情不自禁動了春心,忘卻戒律,作詩表白愛慕之情,其詩曰:

『身在白衣大士前,不求佛度不求仙;愿求一點楊枝露,洒在人間并蒂蓮。』

高國泰見此情詩,心想既然能夠看破紅塵出家,必定是前生修來的善根、福德、因緣,目前只是一時沖動不能自抑,應當善言點醒她,千万不可乘机誘其犯戒,鑄成大錯,于是回贈一詩曰:

『妄念一時神即遷,神遷六賊亂心田,心田一亂身無主,六道輪回在眼前;六道輪回了不完,畜牲餓鬼苦千般,勸你勿生貪嗔妄,一失人身万劫難。』

少尼見詩,猶如當頭棒喝,似雷貫耳,實時羞悟,從此不再与高國泰見面,勤修佛法。

高國泰為了斷少尼情絲,避免彼此再產生情感,遷出尼姑庵,租住員外周半城的房子。住了半年,無錢交租,家奴竟然拆去房門,使高國泰無法安心讀書,心想窮困潦倒至此境地,活著毫無意義,不如一死了事。于是到屋后的林子里,准備上吊,突然濟公手拿著繩子走過來,嚷著說:『這棵樹是我上吊用的,你要上吊到別處去,勿与我相爭!』

高國泰見濟公要上吊,問其何因,濟公說:『我欠人五兩銀子,無法還債,被迫無奈,只好上吊求死了結。你是為何自盡?』高國泰將自己的遭遇告訴濟公,并把身上余下的碎銀送給濟公湊數還債。濟公又問:『你我素不相識,為何要幫助我呢﹖』高國泰說:『我已絕望,自盡心意已決,將死之人,留此碎銀何用,不如送給你,可以助你還債。』

濟公被高國泰臨死之時,尚為他人著想助人的善心所感動,于是以實相告說:『周員外乃我舊交好友,你且先跟我回去,房租之事乃易解決。』

高國泰隨濟公返回周府,早有家奴報知周員外,周員外急忙出外相迎,敬如貴賓,濟公將高國泰欠租金尋死一事詳細告訴周員外,周員外聞知家奴竟然瞞著主人,仗勢欺人,大怒,即刻要將該名惡奴逐出府去,幸得濟公、高國泰再三求情,才被嚴責了事。

周員外見高國泰寬厚仁慈,甚是敬重,格外厚待和濟助,留高國泰于府中安住。

得到周員外相助,高國泰更加勤奮攻讀,后來考中狀元,為官清廉嚴正,撫恤貧民。做官二十年,看破紅塵,辭官修行,享年八十歲。臨終之時,見昔日之少尼在空中駕云來相迎,其時滿天豪光万丈,瑞气千條,微笑著說:『請恩公上蓮台寶座。』然后引領高國泰飛升向西方極樂世界。高國泰昔年的善念,使少尼醒悟修成正果,自己也因此積下陰德修成正果,成為世代留芳的佳話。

(摘自《濟公傳》)

(明慧网)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瑕邱仲賣藥百年,其實是位謫居世間的神仙;鄴縣縣令西門豹把巫婆投入河中,杜絕了「河伯娶婦」的惡習。
  • 他以通俗的詩歌引領了一個時代,又以詩歌締結一朝傳奇。他成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標,也成為佛門史載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願:當佛陀下世時,他要隨慈氏下世,經歷劫難,成就無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當朝的文筆,在未來世專頌轉法輪。
  • 吳兢據實寫史,不因宰相張說的要求而更改史實;袁樞秉公修史,不以章惇為同鄉而粉飾其過失。
  • 南宋 佚名《唐玄宗避蜀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晚唐中和元年(881年),起兵作亂的黃巢率兵攻陷帝都長安。唐僖宗震驚之際,決定效仿唐玄宗出逃蜀地避難。當時伴駕的官員中,就有韋昭度(字正紀),他於同年擔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副宰相)。
  • 韋述兄弟都是傑出的人才,盧植為讀書人的楷模。
  • 他能得出這般深切的感悟,因為他本人也是個「痴心」之人。他有著坎坷不平的遭遇,依然不忘初心和理想。李商隱把這種看似狂放的執念,融入筆下的痴情女子,融入這首廣為流傳的《無題》詩。
  • 你是否有這樣的疑惑,為何古人形容起時間來會用到一寸光陰、一炷香,一刻鐘這樣的詞彙?如果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那就需要了解古人是如何計算時間的了。在西方的鐘錶還未傳入中國以前,古人發明了多種計時工具。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古代的「時鐘」,看看智慧的古人有哪些精巧的發明吧。
  • 在現代中國,許多人用中醫治病往往要治上幾個療程,也沒徹底把病治好。若將時光拉回到中國古代,人們就會發現,流傳於上古的中醫之道被代代相傳後,無論是皇家御醫還是民間大夫,都能準確地找出病因,並迅速地開出藥到病除的方子。
  • 毛遂自薦。(清玉/大紀元)
    就像放在囊中的錐,尖端會刺透囊袋顯露出來,才能出眾的毛遂,一遇到機會就顯露出本領。終軍志向遠大,入京時丟棄出入關隘的信符,表示出關後不再復還。
  •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