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專欄文集

曹長青:鏡頭之外的美軍戰績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10日訊】美軍攻進巴格達,伊拉克戰爭趨向尾聲,但批評美國的聲音卻永遠不會有尾聲﹕戰爭開始不久,就指責美軍作戰計劃失敗;現在面對美軍勝利,又預言美國將陷入戰後伊拉克泥潭。反正有些人總是期待美國“倒霉”,但事實卻總是和他們的期待相反。

自3月19日開戰以來,人們每天盯著電視畫面,看到的只是導彈又炸了幾個軍事目標,聯軍又向巴格達推進多少英里,但迄今為止,美軍在這場戰爭中最重大的戰績並不在觀眾們的視野中。

開戰之前,美國最擔心的是兩件事,一是伊拉克動用生化武器;二是放火燒油田。前者可能導致美軍大量傷亡,後者將造成全球油價飆昇,損害世界經濟。但美軍這次採取的新戰略,幾乎完全避免了這兩種非常可怕情形的發生。

美國戰前在海灣地區集結了25萬軍隊(伊拉克有39萬軍隊,上次海灣戰爭時有103萬),但並沒有全部集中在科威特,而是戰爭打響、地面部隊攻進伊拉克的縱深之後,採取“滾動開始”(rolling start)方式,平均每天增派二到三千軍隊陸續進入伊拉克。這種戰略是為了避免25萬大軍(還有英國的5萬軍隊)都集中在科威特的彈丸之地,一旦遭到伊拉克導彈攻擊(尤其帶生化武器的彈頭)導致美軍大量傷亡的可能性。

美軍這次實行的新戰略,除了主要依賴高科技控制的遠程導彈攻擊,空中定點轟炸,靈活機動的快速裝甲部隊之外,更依賴大批特種部隊(而非傳統的大量步兵)。這種做法既可行動迅速,又可減少兵員損失。美軍特種部隊在開戰後迅速搶佔要地,制約了薩達姆使用生化武器的能力。伊拉克之所以至今尚未使用生化武器,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而是他們發射使用這種武器的主要力量已被美軍摧毀。科威特大學政治系主任阿爾.伊薩博士7日接受美國之音戰地記者採訪時說,薩達姆軍隊撤退時都沒來得及把一些橋樑摧毀,因為他們沒有想到聯軍推進那麼快;他們也沒有機會使用化學武器。

美軍的另一個重大成功是保住了伊拉克的主要油田。伊拉克共有73個油田,1,500個油井。如果薩達姆毀掉這些油井,全球油價將會飆昇。按照世界石油組織歐佩克主席、卡塔石油大臣阿塔亞(Al-Attiyah)的戰前預測,如果伊拉克有一半油田遭毀壞,全球油價將會飆昇到80或100美元一桶(戰前為40美元一桶);因為伊拉克是中東第二大產油國,全球75%的石油來自中東(中國的進口石油也60%來自中東)。而一旦全球油價飆昇,將對包括美國、中國等所有需要進口石油的國家經濟造成重大沖擊。上次海灣戰爭時,薩達姆的軍隊放火燒了科威特的730個油井,導致科威特花了8個月、400億美元才把大火撲滅(美國這次對伊戰爭預算是600億美元,可想而知400億是個多大的數字)。

戰爭打響後,美軍動用特種部隊,迅速搶佔了油田要地,伊拉克南部的600個油井,只有4個被薩達姆軍隊放火焚燒,另有5個輸油管道遭縱火(4個燃燒油井已被美軍撲滅3個)。伊拉克中、北部的900個油井,也絕大部份已掌控在美軍手裡。因而全球油價不僅沒有飆昇,反而下跌30%,現已降到28元美元一桶。4月7日《華爾街日報》在題為“原來準備石油短缺,現在歐佩克擔心石油過剩”的報道中說,歐佩克主席阿塔亞將在4月24日召集“緊急會議”,研究由於伊拉克油田沒有遭到毀壞,全球油價進一步下跌,石油過剩問題。按照戰前的“石油金融報告”預測,如果美國對伊戰爭順利,油田被保住,全球油價將會下跌到每桶15美元以下。這對全世界所有致力經濟發展的國家都是好消息。

在摧毀了生化武器發射機制、保住了油田的同時,美軍地面部隊現已進入巴格達。而在贏得了這麼多重大戰績之後,美國只有約100名軍人陣亡(其中近一半是自己意外誤傷),這個數字和以往美軍參與的戰爭相比是很低的。上次海灣戰爭(沒有攻城的棘手戰鬥),美軍還陣亡378人(佔當時50萬美軍的0.075%)。這次美英和伊拉克投入的總兵力69萬,這麼一場大戰,而且要攻佔面積相當12個台灣、人口也有2千4百萬的整個伊拉克,包括城市,還要盡量減少對方平民傷亡,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只有百名左右軍人陣亡(佔25萬美軍的0.04%),美國各大電視台請的軍事專家幾乎一致認為,以這麼小的損失取得這麼重大的戰績,是人類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而不久前紐約附近羅德島的夜總會的一場大火,就有100多人死亡。

所以,客觀地看待這場戰爭,可明顯看出,這個仗美國人打得相當成功,最主要的戰略目標都已基本達到﹕第一遏阻了伊軍使用生化武器,沒有使美軍遭到重大傷亡;第二保住了伊拉克主要油田沒有遭到毀壞;第三盡量避免了眾多平民傷亡,美軍陣亡率也很低;第四是戰爭進行不到3個星期就攻佔80%的伊拉克,擁有100%的制空權,並打進其首都巴格達。

但是,即使美國的伊拉克戰爭取得這樣的成功,那些反美者仍不會住嘴,還會批評美國攻佔一個“主權國家”,推行霸權。且不說,人類文明價值越來越傾向人權高於主權,被薩達姆父子奴役的伊拉克人民應該獲得自由(看看薩達姆的那些豪華宮殿和老百姓的破土屋有多大反差!),美國也一定會把伊拉克交給伊拉克人民治理,而且從長遠的美國本土和世界安全來說,也必須鏟除薩達姆。美國名將巴頓將軍的孫子、《巴頓們》(The Pattons)的作者羅伯特.巴頓(Robert Patton)在CNN強調說,美國必須打這場戰爭,這是他的祖父軍事戰略思想的延伸。

911之後,美國提出先發制人,以主動進攻來進行防御,正是巴頓在二戰中全力推行的戰略。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巴頓將軍是有史以來最具進攻性的將領,是二戰中率領軍隊推進速度最快、殲敵最多的將軍。他的名言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御……事實證明,筑牆,挖溝,修掩體或者依托大海保護自己的人,都是輕信別人的笨蛋。任何形式的防御都狗屁不值。”世界上最滑稽可笑的防御大概是二戰時法國人修的“馬其諾防線”,固若金湯,可它連一絲一毫的作用都沒起到,德國人輕松地繞過去了,於是傲慢的法國人就做了汪精衛。

美國的做法就是在證明巴頓將軍“進攻是最好的防御”的正確性。美國上空每天有約6萬架飛機,以每架100名乘客計算(其實多數國際民航乘客都在200人以上),每天就有600萬人(一個香港的人口)在美國空中;美國的港口每天進來100萬個集裝箱;美國和墨、加邊境,每天有成千上萬貨柜卡車進出;僅一個紐約市,每天就有11萬來自全球的遊客;還有數不清的各種國際會議、商業往來等等,這樣一個自由流通、幅員廣闊的國家,面對自殺性恐怖襲擊,根本是防不勝防的。

雖然美國成立了新內閣機構“國土安全部”,並採取了很多防範措施,但天長日久,不僅人的警惕性會降低,而且也消耗大量資金。僅戰爭打響後紐約增加警力每個星期就多開支500萬美元。據4月3日《華爾街日報》社論“打伊拉克戰爭有什麼好處”中引用的數字,過去12年,美國每年為遏阻伊拉克而花銷的軍費達130億美元,未來將增至每年190億美元。今年65歲的薩達姆如果再活20年(還不說他會像金正日那樣死後把權力交給兒子),那麼美國為遏阻伊拉克的軍費還得花3,800億美元,再加上本土安全需要的2,500億美元,總共得6,300億美元。而這次倒薩之戰,戰爭預算是600億美元,才是遏阻伊拉克預算的10%。

不僅鏟除薩達姆比遏阻在經濟上更劃算,更重要的是,只有鏟除那些暗中支持恐怖份子的政權,才能釜底抽薪,斬斷恐怖份子的經濟來源和溫床;同時向其他窩藏恐怖份子的國家發出信號,在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全球唯一超強(不再有蘇聯核武威懾)的新戰略格局下,美國有軍事能力、有政治決心、更有道德勇氣,來鏟除那些敢於支持恐怖份子的邪惡政權,在保證美國本土安全的同時,解放被專制奴役的人民,傳播民主自由的價值。

去年11月,布什總統在華沙大學演講時說,人類絕不應再有“雅爾塔協議”,絕不應再綏靖邪惡。這次對伊拉克開戰,就是布什實現這種邱吉爾式諾言的開始。正如邱吉爾的孫子小邱吉爾3月10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所說,“今天的聯合國和三十年代的國聯一樣,都是無能的,面對邪惡不採取行動,不承擔道義責任;而布什和布萊爾所展示的決斷力和精神,證明今天自由世界的領袖已從邱吉爾那裡得到了啟示,伊拉克戰爭絕對是正確的,它將鏟除薩達姆這個邪惡政權,解放伊拉克人民,進一步打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使美國和世界更加安全。”

2003年4月8日於紐約

◆我的意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