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司中國開廠美工人利益受損
【大紀元2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2月11日報導) 在全球化大潮的衝擊下,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把生產基地遷往中國。許多美國人以為,轉移到中國去的就業機會主要在勞動密集型行業。然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目前,美國有越來越多的產品技術含量高的生產廠家把工廠遷往中國,這種情況嚴重損害了美國工人的利益。
*美對華投資導致美工人失業*
近幾年來,美國公司的對華投資在急劇上升。據美國的製造業新聞報導,在截止2001年的三年裡,美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者。在1999到2001年期間,美國公司總共向中國投入了678億美元的資金,投資的項目多達3萬3千個。
一份向[美中安全檢查委員會]提交的報告指出,這麼高的對華投資已經對美國工人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使他們喪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據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康乃爾大學勞工教育研究部主任布朗芬布倫納估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一百萬名美國工人由於工廠遷往中國而丟掉工作。而且,這些工作並不是像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主要在玩具、紡織、制鞋等低收入行業。布朗芬布倫納等學者根據媒體的報導所作的分析顯示,把生產設施遷往中國的美國公司有37%是電子產品和電器設備製造商,有17%是化工和石油產品製造廠家;而生產玩具的廠家在其中只佔8%,生產紡織品的廠家只佔6%。
*生產轉移降低美工人工資*
布朗芬布倫納等學者撰寫的這份報告說,把生產設施遷往中國的美國公司一般都是久負盛名的大型盈利企業,像通用電器公司、摩托羅拉公司和國際造紙公司等等。這些公司的工人往往往是工會會員,他們的工資和福利是藍領工人中最高的。
報告的主要作者、康乃爾大學的勞工問題專家布朗芬布倫納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雖然在製造業喪失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美國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增加了很多,但是服務業的工作報酬比製造業低得多。布朗芬布倫納說:“服務業的工作一般給的是最低工資,是臨時性工作,不是全時工,也不給任何福利。而轉移出去的工作機會往往是工資比較高的工作,是可以維持一家人生計的工作。”
布朗芬布倫納教授說,把生產設施遷往中國不僅僅使美國製造業工人失去了工作機會,還降低了製造業工人的工資水平。每當有製造商關閉在美國的工廠、把它遷往中國、墨西哥和其他國家的時候,對工廠所在的行業和社區都會產生連鎖反應。同行業工人的工資水平一般會因此而下降,原社區的稅收會減少,相關的行業以及交通、批發和服務行業也會相應裁員。
*美對華貿易赤字大增*
美中貿易在過去十年裡發展得很快,中國目前已經成為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美國巨大的對華貿易赤字。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美國與之存在最大貿易赤字的國家。華盛頓智囊機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國際經濟專家畢文斯指出,在去年頭十一個月裡,美中兩國的貿易赤字達到940億美元。畢文斯說:“2002年僅僅1月到11月,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赤字就達到940億美元,接近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貿易赤字的20%。”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畢文斯表示,這麼高的貿易赤字對美國製造業的打擊最大,意味著製造業的就業機會相應減少。而製造業目前仍然是工資比較高的行業,尤其是對藍領工人和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來說。
*意想不到的結果*
提交給[美中安全檢查委員會]的報告說,很多美國公司在向中國投資時,是希望打入廣闊的中國國內市場。但是,事實上,這些投資所生產的產品大部份被銷往國外,尤其是美國市場。
康乃爾大學的布朗芬布倫納教授的研究顯示,美國向中國的直接投資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有很大的聯繫。美國對華直接投資每增加10%,中國的對美出口就會增加6.3%。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