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潘家錚就三峽工程庫區水位問題答記者問的質疑
【大紀元12月7日訊】今年七月三峽大壩二期工程完工蓄水後,中國青年報記者盧躍剛,就社會各界人士高度關注的一些擔憂和質疑,走訪了三峽工程權威專家潘家錚院士。記者與潘院士的問與答,已被國內外許多媒體轉載刊登[1]。文章的作者是兩位,記者盧躍剛與兩院院士潘家錚,足見是經過潘家錚院士審閱後,慎重地向全國及被其接軌的全球發佈的。問答共五個,事關:1壩體質量,2預算變化,3庫區水位,4上游淤積,5防洪庫容。
筆者認為,潘家錚院士對記者的問題3庫區水位,實際上未做回答。在對該問題短短415字的答問中,潘家錚院士在關鍵處每每含糊躲閃,不回答當壩前蓄水175米時,長達500公里三峽庫區的大部區段的水面,為甚麼平坦得如此出奇,卻大談「庫尾回水曲線」如何如何。就是在「庫尾回水曲線」的描述中,承認了「這條回水曲線根據不同洪水流量還有些變化,移民是按照某一洪水的回水曲線為準遷移的」,卻不指出這「某一洪水的回水曲線」,是按照偏於安全一邊,還是偏於少移民為準而制定的?是按照20年一遇的洪水,還是按照100年一遇的洪水為準?潘家錚院士更利用提問中的小缺陷,斥實際提問者「完全錯誤的概念」與「不懂水利」,因此「不值一駁」,達到迴避作答的目的。
問題3滋事體大:洪水到,壩前蓄水達175米時,不僅長達500公里三峽庫區大部區段的未遷居民,提心吊膽那177米的移民紅線是否會被超過;就是毗鄰「庫尾回水曲線和上游天然水位相接處」的直轄市重慶,也安危可慮,怎地一個「稍稍高於175米」便可了得?
以下先轉載對問題3的問答原文於(1),也許某些讀者願意跳過去,先看(2)研讀潘家錚院士對庫區水位的答問;及(3)請潘家錚院士回答正題。
(1)問題3問答原文
記者:在三峽水庫水面坡度的計算上,我看到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和數據:根據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報告以及重慶市移民局給我提供的《三峽初步設計階段干流各斷面土地徵用線和分期移民遷移線水位表》,當三峽水庫蓄水在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大壩上游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為:
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175米;
秭歸老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6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巴東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72.5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巫山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24.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奉節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62.2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雲陽老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23.7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萬州: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81.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忠縣: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0.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豐都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29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涪陵:175.3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8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涪陵李渡鎮:175.4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93.9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按照這個數據,三峽水庫的蓄水面基本是個平面,從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到涪陵李渡鎮的493.9公里的距離內,只有0.4米的水位差。移民遷移海拔177米調查線,俗稱「移民紅線」,庫區淹沒移民數以此為基準。移民紅線從距壩址514.4公里的涪陵石沱開始上調至177.2米,最末端距壩址579.6公里的彈子壩為186米。
但是,三峽建設總公司有關人士向新聞界發佈和重慶市移民局給我提供的二期工程135米蓄水各地的水位分別是:
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135米;
秭歸老縣城:136.1米,水位上升1.1米;
巴東縣城:137.7米,水位上升2.7米;
巫山縣城:143.2米,水位上升8.2米;
奉節縣城:146.7米,水位上升11.7米;
雲陽老縣城:148.4米,水位上升13.4米;
萬州:150.1米,水位上升15.1米;
忠縣:154.8米,水位上升19.8米;
豐都縣城:157.8米,水位上升22.8米;
涪陵:166.1米,水位上升31.1米;
末端涪陵李渡鎮:169.7米,水位上升34.7米。
按照這個數據,三峽水庫水面整體為曲面:蓄水海拔135米時,從三斗坪到涪陵李渡鎮的水位差達到了34.7米。如果按照這樣的平均水力坡度和水位落差,當蓄水達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有人計算,每100公里水位上升7米,庫尾的水位就要達到221.2米。177米移民遷移調查線不是被淹沒了嗎?如果移民紅線被淹沒,原來核定的113萬移民數以及工廠、城市淹沒,這樣後靠的規劃會不會有問題?三峽海拔175米蓄水,大壩上游水位到底是多少,是怎麼算出來的?如果大壩上游水位大幅度抬升,移民紅線是否要做相應調整?
潘家錚:三峽水庫蓄水到175米時,除175米高程以下為淹沒區外,庫尾還有一條回水曲線,稍稍高於175米,最後和上游天然水位相接。這條回水曲線根據不同洪水流量還有些變化,移民是按照某一洪水的回水曲線為準遷移的,這條回水曲線以及其下的應遷移民都經過認真計算、覆核確定,至今沒有甚麼變化。
現在蓄水僅到135米,離壩近一點的地方,水位上升得多一些,距離愈遠,影響愈小,甚至沒有影響。例如末端涪陵李渡鎮水位169.7米,這是李渡鎮的天然水位,三峽蓄不蓄水都是這個水位,怎麼能稱之為「水位上升34.7米」,彷彿由於三峽大壩蓄水到135米,就使李渡鎮的水位上升了34.7米,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還按照這樣的「平均水力坡度」和「水位落差」,「有人計算出蓄水達到175米時,庫尾水位要達到221.2米的高程」,這種說法,就不值一駁了,這個計算的人一定是不懂水利工程的人。
真正影響庫尾水位的因素,還是在沖淤平衡後,由於庫尾淤積引起水位上升,這問題在論證時已反覆研究過了。
(2)研讀潘家錚院士對庫區水位的答問
潘家錚院士415字的答問分為三個自然段,每一段都是在分析「庫尾水位」。第一個自然段共135字,有兩個句號,第一個句號前說道:「庫尾還有一條回水曲線」,有多高,和誰相接;第二個句號前兩次寫到,「這條回水曲線…」,「這條回水曲線…至今沒有甚麼變化」。兩個「這條回水曲線」當然指的前句的「庫尾還有一條回水曲線」。第二個自然段共230字,從第二行起,便是「末端涪陵李渡鎮」,然後「李渡鎮…」,又「李渡鎮…」,直至最後批評:「庫尾水位要達到221.2米的高程」的人是「不值一駁」,「一定是不懂水利工程的人」。第三個自然段只有50個字,用「庫尾」詞兩次。
潘家錚院士如此濃墨重彩的「庫尾」,到底占三峽庫區全長多大比例?只佔不到七分之一。
計算如下。首先「庫尾」定義為:水力坡度突然增大的庫區上游尾端部份。注意,水力坡度是水面海拔高度對庫長的導數,沿庫長逐點變化。這裡可以用分段水力坡度近似,對從三斗坪到李渡鎮所分的10段,將每段兩端落差除以該段段長,如此按(1)中官方公佈的第二組(135米組)數據,得以下十個分段水力坡度(單位:米/公里):
0.029,0.046,0.106,0.092,0.027,0.030,0.053,0.051,0.154,0.330
(例如第二段,從秭歸老縣城到巴東縣城落差2.7米-1.1米=1.6米,
除以該段長72.5公里-37.6公里=34.9公里,
得第二段水力坡度1.6/34.9=0.046米/公里。)
我們發現,前8段水力坡度雖然不小,但遠小於突然增大的上游尾端第9、10兩段之坡度,這裡出現翹尾巴的第9、10兩段便是「庫尾」。第9、10兩段從豐都到李渡鎮,493.9公里-429公里=64.9公里。三峽庫區全長從三斗坪到涪陵李渡鎮是493.9公里。最後算出「庫尾」占三峽庫區全長64.9/493.9=13%,不到七分之一。
潘家錚院士棄占三峽庫區全長87%的「庫前」及「庫中」不談,濃墨重彩短短的「庫尾」,至少在客觀上達到了兩個效果(筆者不同意動機效果統一論):效果一,便於針對實際提問者在庫尾處的用詞不當,大做文章,逼其出局。效果二,避免了人們對壩前蓄水達到175米時,「庫前」及「庫中」429公里長度上幾乎沒有水位上升,這一要害問題的質疑。
實際提問者[2]九密一疏,在「庫尾」處確有「尾巴」可揪。在第二組數據中,他列出了11個位置處的水位,又列出各處相對於壩址處的10個落差值,並冠以「水位上升」。誰知這第十個「水位上升」,在庫尾尖上的涪陵李渡鎮的「水位上升」,被潘家錚院士批評道:「這是李渡鎮的天然水位,三峽蓄不蓄水都是這個水位,怎麼能稱之為『水位上升34.7米』,彷彿由於三峽大壩蓄水到135米,就使李渡鎮的水位上升了34.7米,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潘家錚院士乘勝追擊,藉此避開了人們對蓄水達到175米時,「庫前」及「庫中」幾乎沒有水位上升的質疑:「還按照這樣的『平均水力坡度』和『水位落差』,『有人計算出蓄水達到175米時,庫尾水位要達到221.2米的高程』,這種說法,就不值一駁了,這個計算的人一定是不懂水利工程的人。」
要說這「錯誤的概念」,我也能抓潘院士一個,潘院士說:「末端涪陵李渡鎮水位169.7米,這是李渡鎮的天然水位,三峽蓄不蓄水都是這個水位」。如果筆者問:當三峽蓄水到169.8米時,李渡鎮水位按潘院士的說法,也仍應該是其「天然水位」,即169.7米,那長江水豈不要倒流了?潘院士這個「完全錯誤的概念」,不僅「不值一駁」,簡直「一定是不懂一般常識」了。
如此互相抓「錯誤的概念」,視國計民生大事之商榷,為散打搏擊,還怎麼討論正題呢?現在人人法制觀念提高,百姓既守法納稅,也知道政府官員有義務回答納稅人的質疑。作為三峽工程樞紐工程驗收組副組長、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組長的潘家錚院士,理應耐心解釋,為不懂水利工程的人深入淺出地講情道理,回答正題。
(3)請潘家錚院士回答正題
何謂正題?必需正面回答的核心要害問題。
請重讀記者長問(1)中最後一段的四個問句:「按照這個數據,三峽水庫水面整體為曲面:蓄水海拔135米時,從三斗坪到涪陵李渡鎮的水位差達到了34.7米。如果按照這樣的平均水力坡度和水位落差,當蓄水達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有人計算,每100公里水位上升7米,庫尾的水位就要達到221.2米。177米移民遷移調查線不是被淹沒了嗎?如果移民紅線被淹沒,原來核定的113萬移民數以及工廠、城市淹沒,這樣後靠的規劃會不會有問題?三峽海拔175米蓄水,大壩上游水位到底是多少,是怎麼算出來的?如果大壩上游水位大幅度抬升,移民紅線是否要做相應調整?」
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上述提問的核心要害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既然三峽蓄水135米時庫區水力坡度這麼大,何以蓄水175米時的水力坡度會這麼小?
讓我們估計一下三峽蓄水135米時庫區水力坡度有多大。因庫尾坡度驟增,其長度又小,不妨看「庫前」及「庫中」的水力坡度有多大(這是偏保守的估計)。查(2)中算出的10個分段坡度值,從三斗坪到豐都縣城的前8段的水力坡度,圍繞著每一百公里上升5米(0.05米/公里)波動。也可以用前8段總長429公里除前8段總落差22.8米,得「庫前」及「庫中」的水力坡度為0.053米/公里,還是每一百公里上升5米左右。
讓我們再估計一下三峽蓄水175米時庫區水力坡度有多大。為便於比較,仍然估計總長429公里的前8段庫區的水力坡度,按(1)中官方給的第一組數據,豐都縣城對壩前三斗坪的落差只有175.1米-175米=0.1米。總長429公里除落差0.1米,每一百公里僅上升0.023米(比鞋底子還薄),真真是「高峽出平湖」了。神女當然無恙,可湖邊的百姓怕怕呀!請百姓放心,現在有潘家錚院士出來替我們做主,拍胸脯擔保177米湖平無恙,說:「都經過認真計算、覆核確定,至今沒有甚麼變化。」
不幸,有人發現,三峽工程論證泥沙組組長林秉南認為[3],三峽水庫水面存在坡度,平均水力坡降為萬分之零點七,即每一百公里上升7米。泥沙組幹嘛非要水坡呢?因為如果三峽水庫的水面是個平面,或水力坡度不夠大,就無法實現排沙,泥沙淤積,上游水位就要抬高,今天渭河受黃河三門峽之害,怕將來便會在長江三峽上游出現。大家知道,在三門峽大壩修成之前的自然河流狀態下,三斗坪至重慶的水力坡度是萬分之二,即每一百公里上升20米。那時長江仗喏大水力坡度,乘汛期水勢,也才勉強達到沖淤平衡,年終結帳慶幸沒有泥沙淤積。每一個中學生都懂,推動沙礫的功(力乘距離)來自水力坡度勢能差。難道潘家錚院士認為,每一百公里水面落差不到一鞋底子的水力坡度,能把429公里曲折細長的水庫中的泥沙沖刷下去嗎?
湖平則少移民,三峽可行性易於通過,但如何「蓄清排渾」,以避免上游淤高氾濫?水斜才能排淤,但177米移民紅線突破,移民再添百萬,重慶或亦泡湯?有聯為證,
為少移民,移民組斷定湖平,矛銳利。
求多排沙,泥沙隊論證水斜,盾固堅。
橫批:院士兩難。
筆者在這裡鄭重地請潘家錚院士公開回答本文提出的問題。這代表著相當多納稅人的質疑和社會上廣泛的憂慮。潘家錚院士可以在互聯網上、報刊上或者科技刊物上予以回應。筆者也要通過信件及其他途徑,知會潘家錚院士,筆者要求回應。也恭請廣大讀者有便知會潘家錚院士。兩個月以後,萬一不見回應,筆者將在互聯網上宣佈對不予回應的回應。
參考文獻
[1]盧躍剛、潘家錚,「三峽工程答疑錄」,《中國青年報》2003年7月2日,
//www.cyol.com/zqb/gb/zqb/2003-07/02/content_689858.htm
[2]王維洛,「紅線的崩潰——三峽工程移民遷移線的錯誤和嚴重後果」,《華夏文摘快遞》2002年3月31日。
[3]︰林秉南,《工程泥沙》,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2年,第25-28頁。
2003年12月4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