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 台灣選舉﹐北京又成犧牲品
【大紀元12月4日訊】2004年台灣將舉行新一輪總統選舉﹐隨著日期的迫近﹐競選漸趨白熱化。競爭的主要對手﹐為泛藍(國民黨和親民黨﹐統派)和泛綠(民進黨與台聯﹐獨派)兩大陣營。
泛藍陣營首先起跑﹐尤其在結成國﹑親兩黨聯盟之後﹐先聲奪人﹐支持率一路領先。泛綠陣營則後發制人﹐以拚經濟﹑公投修憲﹑和「去中國化」等措施收復失地﹐經過一段時間的巧妙炒作﹐「公投修憲」已經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尤其不久前﹐陳水扁成功過境美國﹐並與美國高層高調會見﹐泛綠更是後來居上。
泛藍原先主打「經濟牌」﹐批評民進黨施政無能﹐令台灣經濟衰退﹔然而﹐隨著台灣經濟的全面復甦﹐泛藍的「經濟牌」優勢漸失。總部設在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近期發佈《環球競爭力報告》﹕就競爭力而言﹐台灣連續第2年在亞洲奪冠﹐並名列全球第5。相比之下﹐香港從去年的22名又滑落到24名﹔中國大陸則從去年的33名﹐大幅滑落到44名。顯然﹐繼續批評台灣經濟﹐已經失去了說服力。
此時﹐處於被動和落後的泛藍陣營﹐緊急變招﹐不僅一舉拋棄了反公投﹑反修憲的基本立場﹐甚至提出了更為激進的「公投新憲」主張﹐其時間表比泛綠的「公投修憲」還提前了4年。顯然﹐台灣朝野「選舉策略」的演變﹐使台獨進程無形加快。按北京的話說﹐是「變‘漸進台獨’為‘激進台獨’」。
於是﹐中國大陸(準確地說﹐是在大陸執政的北京政府)再次淪為台灣選舉的犧牲品。需知道﹐公投與修憲﹐是北京方面一再宣示的容忍底線。北京曾宣稱﹕如果台獨勢力上台﹐北京就要動武﹔而台獨勢力(民進黨)當真上台之後﹐北京又改稱﹕察其言﹐觀其行﹔之後﹐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公投與修憲」等「台獨」宣言﹐台灣當局更改各機構及護照稱謂﹐並修改教科書﹑劃中國史為世界史等﹐北京竟一直保持低調﹐不做強烈反應。直到最近﹐當公投與修憲成為台灣朝野爭相高舉的競選綱領之後﹐北京方面才勉強放話﹕做好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的準備。
然而﹐外界普遍估計﹕北京不可能對台動武﹐至少在5年內不會﹐因為﹐2008年﹐北京將主辦奧運會﹐不至於以武力犯台而喪失起碼的國際形像。同時﹐北京雖然「喊得凶」﹐卻並不具備足夠的軍力﹐攻台缺乏勝算。
實際上﹐北京進退兩難。他們的多次教訓是﹕如果高調批台獨﹐反而會激起台灣民眾的反感﹐徒增獨派的選票和勝算﹔如果對台獨保持低調﹐坐視不理﹐又將激起大陸民眾的嘲弄。依目前形勢看﹐民進黨很可能二度執政﹐屆時﹐台灣獨派將有更大的空間和時間﹐去從容實現「漸進台獨」。
無獨有偶的是﹐每一次美國總統大選﹐也都讓中國大陸﹑尤其北京政府淪為犧牲品﹐比如今年﹐隨著美國總統選戰揭幕﹐針對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和大額美中貿易逆差﹐各候選人都異口同聲地提出了尖銳批評。
這不得不令人深思。在民主國家﹐選舉﹐是面對選民﹐為了贏得選舉﹐競選者總是千方百計爭取民心﹐由此推知﹐不管是台灣的民心﹐還是美國的民心﹐其主流﹐都是對北京當局的反感。如果中國大陸是自由國度﹐政府是經由全民選舉的民主政府﹐台灣的民心﹐便可能轉向﹐到那時﹐競選者也可能轉向﹐競選綱領恐怕就不那麼簡單了。同理﹐一個民主的中國﹐也必將令美國的民心轉向﹐中﹑美兩國的關係將不可同日而語。有此推理﹐目前﹐台灣邁向獨立的動力之一﹐還是大陸的專制。換言之﹐中國大陸一天不實現民主﹐台灣一天都有拒絕統一的理由。至少是理由之一。
(民主論壇)(//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