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東報導
鐵道藝術網絡台東站的「鐵道藝術館」,將於明年一月起,以表演藝術場域為主調委外經營,整個台東舊火車站廣達五點六公頃的場域,也在台東縣政府的規畫下逐一施工改造當中。但最早研究台灣鐵道閒置空間的學者劉舜仁,卻指出,這個「全台灣唯一一個擁有完整鐵道站場」的閒置空間,不僅未妥善保存具歷史價值的建物,且只闢出一個「鐵道藝術館」,未免太可惜了!
曾受文建會委託調查鐵道廢倉房的劉舜仁,昨天隨著文建會的文化列車藝術之旅前往台東參觀「鐵道藝術館」,發現舊鐵道倉庫的木構造雨淋板有被盜鋸的情況,該倉庫是鐵道藝術網絡計畫中預定為藝文教室的閒置空間,劉舜仁相當憂心,如果台東縣府不正視倉庫原有建築風貌的保存問題,徒然花錢整建,也無法保留原來空間的歷史質感。
劉舜仁表示,自從台東火車站新站於九十年正式營運之後,數公里以外的舊站便走入歷史,整個站場包括火車站大廳、機關庫房、鐵道倉庫、鐵道警察局、甚至月台、鐵軌全成了閒置空間,加上早期大型貨運總站才有的三角線迴車道,及火車頭調頭的轉輪,可說是目前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鐵道站場閒置空間,也可說是當年鐵道運作體系的縮版,有充份條件規劃成獨具特色的戶外型鐵道博物館。
然而,在台東縣政府的鐵道觀光區計畫裡,先是花了一筆錢把許多倉房夷為平地,只留下東邊的機關庫房改建為「鐵道藝術館」。另外,將改為藝文教室的鐵路倉庫,待改建期間也未妥善保存,任其持續荒廢。劉舜仁進一步指出台東舊站鐵道倉庫是台灣最早日式木構造雨淋板建築,是相當珍貴的歷史建物,除了要引進藝術讓空間使用再生之外,建築物本身的保存更為重要。
此外,劉舜仁也建議文建會的鐵道藝術網絡計畫不需劃地自限於「藝術」的定位,雖然台中二十號倉庫的成功讓各地對鐵道閒置空間的藝術再生有了信心,但藝術網絡的前期任務已近完成,應可提升為更廣義的「鐵道文化網絡」,讓每一個鐵道閒置空間找到最恰如其分的角色演出。在他看來,台東舊站應該定位「鐵道文化博物館」。(//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