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民間節慶:中秋和重陽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辛亥革命以前,中國一直採用陰曆(亦稱夏歷、農曆、舊曆)。民國以來雖然採用了陽曆(亦稱公曆),但按千百年傳統下來的風俗,人們仍然習慣按陰曆過時令節年,隨著時代變遷,有些節年風俗淡化了,消失了,有的則相傳至今。這些節年主要有:新年、上元、填倉、龍抬頭、清明、端午、六月六、七夕、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曆書、冬至。

中秋節

舊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中秋節,團圓節,俗稱八月節。舊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周禮》曰:「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據說中秋節在兩漢時已具雛形,至唐代已興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北宋太宗年間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節日裡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明清以來的京師,此風一直沿襲不衰。

中秋多種果子成熟上市,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稱它是「果子節」。中秋節有家家戶戶吃月餅的傳統習慣。節前,京城各大糕點舖都應時出售中秋月餅,以「自來紅」和「自來白」為主,品種繁多。中秋節吃月餅,作為節日禮品互增親友的習俗相傳至今。

重陽節

舊曆九月初九日,俗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這天又叫重陽節。遠在三國時期,重陽的名稱已經出現,魏晉以來,重陽節已成為中國人很重視的一個節日。

古時,重陽節活動很豐富,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等。明代皇宮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陽,皇帝親自到萬壽山登高。民間百姓也爭相效仿,每逢重陽,人們便帶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靈顯宮,報國寺的高閣上飲宴坐樂。

清代,北城居民多到真覺寺五塔金剛寶座台上登高。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門內法藏寺彌陀塔去登高。此外,遊人較多的是阜成門外釣魚台。由於重陽節之後,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所以人們稱此舉為「辭青」。

登高,「辭青」時,照例都要野餐,主要是以松枝,松塔燒起火來,圍坐一起吃烤肉,飲白酒、菊花酒助興。文人墨客有即興吟詩作詞者。

民國以後,這種風俗逐漸淡薄,至三、四十年代,只留下老人們的傳說,民間並無實際活動。重陽前後,民間僅留下了吃烤羊肉,涮羊肉和吃花糕的風俗。

(資料來源:世華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三國故事是中華文化的珍寶,提起三國,人們總能津津樂道許多《三國演義》中的精采情節。可以說,《三國演義》一書的溢彩燦光,遠遠超過正史《三國志》。
  •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長安上空太白屢晝見。太史占卜曰:「女主昌」。關於武則天掌權稱帝的預測在《推背圖》第三象裡就有。相傳唐太宗命天文學家李淳風、相士袁天罡推算大唐國運,沒想到竟一直推演到兩千年後,還大多應驗成真了!這本預言奇書最初的名字為《太白會運逆兆通代記圖》,就是以金星為坐標、以會運為紀年、配有卦象圖的讖語。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耿弇是漢光武帝平定北方的開路者,有如北道上款待光武帝的主人。牛僧孺在西邊見到一對紫鴛鴦(水鳥),不久果然任職御史臺。
  • 古代中醫有許多診療方法都極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脈就堪稱一絕。說起太素脈,有人認為是脈術,也有人說是相術。因為它與一般的脈術不同,不但能診斷病情,還能預測人的貧富貴賤、禍福夭壽。據史料記載,太素脈始於唐,興於宋,而流傳於後世的則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張名太素者」所著的《太素脈決》(後為《訂正太素脈祕訣》)一書。
  • 張劭、范式二年之約,張劭殺雞炊黍,范式依約前來;陳重、雷義被舉薦做官,二人互相禮讓,都被徵召為官。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了凌煙閣,陳列由閻本立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並經常前往懷舊,房玄齡、杜如晦亦位列其中。
  • 《三字經》裡說:「夏傳子,家天下。」從大禹把王位傳給兒子開始,中國一直延續著父傳子的王位世襲制度。但是有一個朝代,皇帝竟然把帝位傳給親弟弟,這是什麼原因呢?
  • 陶淵明喜愛玩賞菊花,林逋喜歡觀看梅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