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術長廊

中華書法:清代書法(上)

  清代書法在近300年的發展歷史上經歷了一場艱難的蛻變,它突破了宋、元、明以來帖學的樊籠,開創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面的成就,可以與唐代楷書、宋代行書、明代草書相媲美,形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精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十分活躍,流派紛呈,一派興盛局面。

  清代初期書法繼承明代的余緒,在書壇上有影響的書法家仍是明代遺民,其中以王鐸、傅山、朱耷、歸莊、宋曹、冒襄等為代表。他們均擅長行草書,而以王鐸、傅山的影響最大。明代末年狂放不羈的狂草書風,在清代並沒有得到發展。清初以後書法家很少有能寫草書的,加之康熙酷愛董其昌的書法,至乾隆又推崇趙孟頫的書法,一般書法家只奉趙、董為典範。而清代科舉制度所產生的館閣體要求的烏、方、光,使得這一時期的書法出現靡弱妍媚的風氣,帖學更為狹隘。當時有代表性的書法家有沈荃、高士奇、陳奕禧。此外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並稱為康熙間四大家。

  清代中期帖學仍很風行。當時帖學書法家有張照、汪由敦、孔繼涑諸家。張照行楷由董其昌入手,繼入顏真卿、米芾,其成就雖不及董其昌,但筆勢略強。帖學書法家中還以劉墉、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四大家為代表。劉墉書法取徑董其昌,力厚思沉,筋搖脈聚。王文治書法強調風神,秀麗飄逸,但缺少劉墉的魄力。梁同書工楷、行,書法秀逸,但缺乏雄強之氣。翁方綱書法學唐碑不餘遺力,亦涉獵漢碑,其氣質仍與帖學相近,他擅長小正楷,但在研究碑學上其功甚大。此外,姚鼐的行書蕭疏澹宕,永瑆的楷書、行草典雅端麗,錢澧的顏體楷書,豐腴厚潤,鐵保的草書,張問陶、郭尚先的行書,在當時都比較有名。

  清代中葉碑學風氣漸開,碑學書法家不斷湧現。較著名的有金農、鄧石如、伊秉綬。金農為揚州八怪之一,創造所謂漆書,力追刀法的效果,強調金石味。由於乾隆、嘉慶時,學者研究金石之風興起,也給書法界大開眼界。於是阮元要求人們振拔流俗,宗漢、魏古法。接著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也提出把鄧石如作為學碑的典範。鄧石如是清代學碑的書法巨匠,擅長四體書和篆刻,在篆書上突破了秦以來李斯、李陽冰的玉莇篆筆法,開創了篆書的新風格。他的楷書取北魏碑,行草書由碑中衍變而出,加上他在篆刻上的造詣,創造了富有金石氣的風格。伊秉綬擅長隸書,以顏書筆法體勢作漢隸,魄力宏恢,有獨特的風貌。二者是清代碑學的開山祖師。

鄭燮 李白長干行一首

  此外,這時期有許多以學者身份而善書法的書法家,如桂馥、錢坫、孫星衍、錢大昕、錢泳、張廷濟等,他們都擅長隸書。這時期還有一些畫家也兼為書法家,如揚州八怪中的鄭燮、黃慎、汪士慎、李方膺等,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鄭燮熔真、草、篆、隸於一爐,自名為「六分半書」。汪士慎的隸書、黃慎的草書,體現了不因循守舊的藝術風格。篆刻家中如西泠八家,也都人人善書。丁敬隸法行草,古樸簡率,得曠然天真的趣味。蔣仁行草書出入顏、米,而又凝練郁勃。黃易、奚岡的隸書完全從漢碑中得來。陳鴻壽的隸書將篆隸相融,中斂外肆,意趣清新。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