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北美新聞

戰地記者的獨立報道“無可取代”

【大紀元12月17日訊】 《華盛頓郵報》駐伊拉克的記者最近得到兩輛嶄新的帶裝甲的採訪車,每輛價值7萬美元。開車上路前,他們不得不磨掉車身光亮的油漆。這樣它們行駛在伊拉克崎嶇的道路上才不至於引人注目,減少了成爲襲擊目標的可能性。但身在華盛頓的郵報編輯卻無時無刻不在爲這些戰地記者的安全擔心。更令他們擔心的是,如果伊拉克的局勢變得更加危險,他們還能不能向巴格達和其他中小城市以及沙漠地帶派出記者。

正是這樣一群戰地記者勇敢地走出他們在巴格達如堡壘般戒備森嚴的住所去採訪各地的伊拉克人,向世界發回有關伊拉克的報道,人們才有可能知道發生在那裏的一些真實情況。否則,人們瞭解伊拉克就只剩下一個單一的新聞來源 —— 美國政府或在伊拉克的美國駐軍。

一些美國資深記者認爲,今天去報道伊拉克的記者比當年報道越南戰爭更加危險。當年胡志明領導的北越軍隊並不把記者當成攻擊目標。胡志明認爲可以把新聞記者當成轉變美國公衆對戰爭態度的工具。當時的一些美國記者可以只帶翻譯乘牛車去一些鄉下採訪。而在今天的伊拉克,記者遭到伏擊已經不是新聞,甚至被美軍開槍誤殺誤傷也時有發生。在今天的伊拉克採訪,一個電視攝製組常常要三名以上經過嚴格訓練的安全人員陪同。同時他們還必須穿防彈背心並盡可能乘坐裝甲採訪車。

從伊拉克戰場傳來的記者死亡人數也說明,報道伊拉克戰況比報道越戰更加危險。在今年三月以來的海灣戰爭中, 已經有19名記者死在伊拉克的戰場,其中13名記者直接死于戰鬥中,6名死於非戰爭事故。據設在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顯示,從1954年至 1976年的22年裏,共有64名記者爲報道戰爭或地區衝突獻出了生命。

一些美國記者奔赴前線時,他們的編輯或監製總會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原《華盛頓郵報》記者喬治·威爾遜(George Wilson)至今還記得1968年他去越南採訪戰況時,郵報執行編輯本傑明·佈雷德利(Benjamin Bradlee)對他說的那句話:“好了,別讓人在那邊給打死了。”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執行副總裁伊森·喬丹(Eason Jordan)每次派攝製組去戰區時,總會說,“你們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其次才是新聞報道。”今年7月,當他得知一名路透社的電視記者沒有穿防彈背心被美軍坦克上的機槍手遠距離打死後,他立刻提醒所有CNN的戰地記者外出採訪必須穿防彈背心,必須有安全人員陪同。

前CNN總裁湯姆·約翰遜回憶說,他把記者派往前線後常常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旦記者死傷,他總覺得無顔面對他們的家人和親屬。因此, 戰地記者也常常接到來自後方編輯“不要冒險”的忠告。但並不是每一個戰地記者都會遵循這些忠告。現任道瓊斯新聞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長彼得·康(Peter Kann)就曾經不那麽聽話。他在報道1971年的印巴戰爭時,接到他在紐約的編輯發給他的電傳,催促他搭乘最後一班飛機回美國。他發回電傳說,“來電沒有收到。”後來他堅持留下來報道了這場戰場。他的報道最後贏得了美國最高新聞獎 —— 普利策獎。

越戰後,美國總統林頓·約翰遜和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拉馬拉(Robert McNamara)和其他一些政府官員承認,有時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在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對新聞界說的那些話。這也進一步說明,記者的獨立報道對公衆瞭解戰場真相的重要性。資深新聞工作者威爾遜最近撰文指出,要瞭解今天巴格達內外的伊拉克和在那裏發生的撲朔迷離的戰爭,戰地記者的獨立報道“無可取代”。

轉自《華盛頓觀察》周刊

@(//www.dajiyuan.com)